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9章 生产力的改进飞梭、横放,单位产量(2/3)

得又好得多。

第一好的便是织工的报酬——远比她想得要高,周娘子的预估全是错的!此处的熟练织工一天拿五十文的都不少见!而这一切全是因为她错误地估计纺织厂的‘单位产量’——买活军这里,纺织厂的‘单位产量’要比老家要高得多!

这然是因为他们用的织机与众不同,周娘子因为夫家的关系,算是见识广阔的,不像是很多女眷只知道纺纱织布,她知晓从采棉、梳棉、弹棉、纺纱、浆线、染线、晒线一系列工序各的细节,唯有如此才能帮公婆在外收棉线,买活军这里的棉花许多都是从外头买回来的籽棉,算是省采棉这一步,随后——从梳棉开始,用的便是新式的机器,效率比从前高何止三四辈!更不说他们用的横式纺纱机!

这横式纺纱机,一台机器便相当于老家的五织工,那么哪怕给这纺纱工的工钱开成原本的两倍,也是省三的钱,这是何的便利?何的可怕?而织布机更可怕,这里的织布机是用飞梭的——这飞梭节省多少,又是多么的快捷?一一天织不出五匹布那都算是笨的!

一横放,一飞梭,刹那间便把原来的成本打下来!工上真节省太多!哪怕一钱半一匹布,纺织厂照样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布每天织造出来,立刻就被运走,用厂长的话说,许多都运到邻省去,哪怕加运费,两钱半一匹也是稳稳的赚钱。

这意味什么,以周娘子现下的识职位,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而不是完整地描述出来,但她能想到的变便已有很多——棉布既然如此便宜,那么农家也就不必为省钱己织布,能把精省下来做别的活,布直接买就可以。因农家都还是老式织布机,也没有横式纺纱机(便有也用不上),效率是完全无法纺织厂相比的,算下来还不如买布划算。因此这布匹在本地的销量也会比以前高,而织工的收入也高……这便是政治课上说的,‘生产的改进’。

她对生产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楚,不过若以这标准来说,买活军这里的生产当然是高的,而且要比外面高得多,所以这里的物非常的丰富,什么东西都外头不同。

周娘子现在隐约相信她己也能把两孩子带大,她是很有上扫盲班的动的,而且信手脚灵便,转为式工之后,一日赚五十文也不是问题,到那时她的收入将会宽绰得多。

她而且还很有上初级班的动,初级班毕业之后,她便有考管岗的资格,到底来说也管过织场,哪怕是组长,是会计,不必在织机跟前做活,收入也有四十文起,省是省得多,下班后或许便还有精给两孩子做饭。

从老家到买活军这里来已经三月,天逐渐地热起来,周娘子曾剃光的头发也慢慢地长成寸头,她很快或许便可以不戴义髻——这是她虽然经济紧张但还是坚持买的东西。日子似乎渐渐地好起来,在这里她不必担心被宗族觊觎家产,觊觎身的那一点可怜的姿色,在买活军这里,单身女娘——不论是不是寡妇,有没有带孩子,外出做工也不会惹来什么闲言碎语。她时常能留意到有流氓被抓去彬山发配为奴的公告,在这里,凡是循规蹈矩、老实做活的,似乎都能受到买活军的保护。

若那些作恶的,不管背后有什么宗族,又是什么体面家的子弟,也会毫不留情地被送去彬山,甚至连累得一整家族都因此被扣最要的‘政审分’——哪怕就是买活军的嫡系,都不会有任何的宽待!

临城县的黄榜上就曾贴出过榜文,很详尽地讲述在许县发生的案件:出身彬山的买活军兵丁甲收受商户的贿赂,帮助他们在争端出伪证,而这件事又被买活军的兵丁乙揭发,于是兵丁甲商户一起被发往许县煤矿为奴,兵丁乙得加分,兵丁甲的家里却倒霉地因此被扣政审分。

这些榜文传递出的信息,令本地心惊畏惧,却让周娘子这些外来户衷地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安心,像她们这样没有依靠的,吏治越是清明,便越能安居乐业,周娘子已逐渐相信她可以外出做工也不会惹来闲话——当所有女都外出做工的时候,便反倒是那些留在家里的女会被说闲话,这是她在来到这里之前从来没想过的一种现象。

但,即便如此,即便她已经在逐渐地相信己可以一直外出做工,也可以独生活,但几月下来,周娘子却发觉己并不如吴老八所说的,“或许到那时,你便发觉你还更喜欢一生活”,她还是想再成婚的,也依旧挂念吴老八——纵使有许多家都托媒婆来问她的意思,而在临城县要定下一门不差过吴老八多少的亲事似乎也并不难,但在所有之,她还是最想嫁给他。

这似乎是很显着的,因为是他救出她,把她孩子们从必死的绝境拉出来,但却又不那么的充分,因为连他己都说,不要将恩情感情混为一谈。但不论如何,周娘子还是会时常想起他,并不仅仅是当她体会到眼前的困难,想要找帮手时,她不再像几月前那么急,但有时在睡前她也会突然地想起:他现在还好吗?已平安归来吗?他们的婚约还算数吗?是不是他为安抚己暂行的缓兵之计,他实在的并未看上己?

她的去处是他们一起商定的,他来做主,而她确定住处之后,也按照两约定的办法,往衢县云县的联络处都分别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