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工降雨(1/2)
他们生活的村子靠近燕山,山里有数不尽的板栗、核桃、松子、榛子等坚果,可惜就是缺乏运输能力。有了这辆车,再贷款买上几匹夏尔马。冬季农闲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村民上山采摘坚果了。
他打算好了,拉上哥哥司小松,在新城开一家炒货铺子,专卖各种坚果。让嫂子和自己的婆娘去开店。在家纺纱才赚几个钱啊,还特别累。纺纱一天,累的晚上连和自己打扑克都没兴趣了。
靠山吃山吗,杨府治下这么好的营商环境可不能浪费。
这里没有胥吏来讹诈和刁难,只有百分之五的商业税。
现在大家都吃得饱了,对副食的需求也上升了。他都算计好了。炒货铺子绝对赚钱。
涂山月给前一百名发放奖品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认出了这个在多伦城公审大会上见过一面的小子。没想到他现在分配到杨府直属领地上了。
看他穿着的预备役军装和军衔,应该是某一个镇子的民兵队长。
分发玩奖品,中午和家臣们吃过午宴,夫人们去官厅的宾馆小睡个午觉,下午坐车返回了大坝。在这里参加大坝竣工仪式。
宋应星这三年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座大坝上。他看着这座2200米长的混凝土重力坝一点点的加高,就和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今天终于到了竣工的日子。
从今天开始,这座大坝就全状态投入使用了。
水库大坝全长2222米,最大坝高达24米,同时具备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等多种功能。新城的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也是主要靠这座水库的。
任何时代城市都极其依赖水源地,没有足够的供水,没法维持城市运转。
这座大坝的规模不算小,长度和三峡大坝差不多,就是高度比较低,只有24米。三峡大坝的坝轴线长2309.47米,实际全长2335米。高度181米。
但翠屏湖是浅水水库,平均水深只有四到五米,最深处24米。目前有四艘蒸汽挖泥船常年作业,把水库挖深,增加库容量。
宋应星带着工程人员陪同夫人们走在大坝顶部。
“嘿!这么高的大坝,看着可真是雄伟啊。”小娘皮感叹道。
她扶着栏杆向下望去。底部出水口喷出的带着泡沫和水花的激流,喷出了大量的水雾,甚至出现了一道彩虹。
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这个大坝和水库,不仅保障了新城的用水,还灌溉了从这里直到天津海岸线的所有农田。这个水库是杨家领地最重要的设施。
目前有一个骑兵中队负责保卫。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只有水库边上的度假村和大坝顶部除了接待旅游团外,不接待散客游客。
有这个大明最大的水利系统,就能保证杨家的基业稳固。因为这带来的是粮食的稳定产量。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论是开疆拓土,还是发展工业。
“这个水库太重要了,虽然淹没了五十万亩水田,但是给杨府带来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你的工作做得很好。老爷已经给你记头功。”
“这个工程干完,你的洲河大坝指挥部就解散了,老爷安排你去出任杨府技术处的处长。明天就可以上任了。”
“谢老爷栽培,属下一定不辜负老爷的期望,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宋应星立刻大声说道。
他十分激动,杨府的处长地位相当于朝廷里的六部尚书,是最高阶层的家臣。从这一刻起,他就正是迈入了杨府的最高层。
明天起,他宋应星就可以参加最高规格的会议,参与重大决策了。
这三年来,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百万的白银过手,五十万民工在其麾下,如此巨大的利益和财富,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
这件事做好了功在千秋,青史留名。
反之,稍有疏忽,出了问题,他就是罪人。这么重大的损失,杨府也承担不起。
他如今总算是功成名就,平安降落了。即将升迁,感觉一身轻松。
“这两年太旱了,蓄水有些困难吧。”涂山月看到内侧的水位,距离标准水位线还差好几米呢。忍不住问道。
“夫人目光如炬,确实如此。好几次乌云翻腾,最后还是没掉几滴雨。”宋应星说道。
这两年降雨条件差,几条河流都水量不足。导致水库一直没有达到设计蓄水位置。
更倒霉的是,去年夏季一直干旱,可是秋收时突然降下暴雨,导致收获季节发生了洪水。农民苦不堪言,本来就减产的田地,差点绝收。
幸好有水库蓄洪,杨家才没有遭到损失。
“陈曦,你们研究的人工降雨火箭,搞的怎么样了。”涂山月转头向陈曦问道。
“夫人,目前我们的火箭射高不足抵达云层,军事上用来纵火是够用的,那个抛物线顶部有个几百米高就够了。可是要想向云层发射降雨用的粉尘,射高至少要三四千米呢。”
说着,陈曦对翠屏湖上空人工降雨项目做了介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