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我也不死心(2/3)

盯着朱儁,这个老家伙滑不留手的;二来,你要协调在潼关外的各路大军。”

董卓也知道再在洛阳赖着不走,确实不太地道,想来去长安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妥,看在刘协的面子上,皇甫嵩多少要帮衬自己一下,有人要对付他,也很难够到他的身上。这次跟着他一起去长安的,还有十万大军,不用担心关中的宵小找麻烦。

董卓的想法,足以表现他对李儒的重视,可是李儒听了有些坐立不定,他可是清楚董卓计划的,李傕、郭汜留在关外,这两头货是自己能协调得动的吗?还有那封信,李儒不由自主地再次看看雪白的信封。

董卓察觉李儒看到了那封信,不由自主地伸出左手,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脸上陡然间出现了一摸苦笑:“李儒,不是我不相信你,我没有儿子,就当你和牛辅是我亲儿子一样。”

“岳父,小婿明白。”李儒躬身,恭谨地回答,心中却在骂个不停,即便没有看到信的内容,但是能让董卓情绪如此变化,还不说明问题。董卓随即点头道:“没错,我是有事瞒着你,你不知道啊,那是我的心病。”

董卓没有说信里的内容,还是拿起信,在蜡烛的火光中点燃,直到整封信化为灰烬,显得小心至极;李儒也不追问,静静地看着信在空气中消失,他深知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

董卓看着灰烬落地,有些惆怅地说:“那些士族厉害啊,不是你看到的那样,我是不想你们牵扯进来。”

士族?现在,董卓和士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奥妙,或许那天就会突然翻脸;处于一个幕僚和半个儿子的双重身份,于公于私,李儒也不能把自己当外人。李儒小心翼翼的说道:“岳父,您这次去长安,我担心在洛阳,我应付不过来。”

董卓一摆手道:“我相信你的能力,现在需要你……李儒,总之过几天你就会知道的,洛阳将上演一场难得的闹剧,我看完了这场闹剧之后,就要走了;你也无需死守洛阳,你等吕布挖了汉灵帝的坟墓,和吕布一起走。”

李儒吓得毛孔悚然,差点惊叫出来,挖了汉灵帝的坟墓,这是谁给董卓出的主意?董卓和自己都在维护的汉献帝刘协可是汉灵帝的亲生儿子,这样一来,刘协在宗室眼里那是罄竹难书,直接给在邺城的刘辩送上一个伐罪的理由。

李儒离开司空府时,还是一脑门子的糊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董卓如此疯狂?韩融两人在袁绍那边没有回来,李肃去邺城没有回音,想来想去不得其法的李儒,只能找了个理由去见刘弘,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变故。

果然,刘弘给了李儒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刘弘有点悲情,望着窗外的月色说:“六国变成了六国盟,你岳父等于有了另外一个可以依靠的皇帝;据说,董卓把唐姬送去河内郡就是一个交换,就在这两天,朝廷会有大的变动,荀爽出任司空,杨彪出任司徒,你猜猜董卓会是什么官职?”

刘弘只是表现出一个意思,李儒便捕捉到了,大怒道:“是丞相?”

李儒的大怒不仅仅是对董卓,也是对刘弘;李儒不相信刘弘是自己来到大司马府之前才接到这样的消息,兴许这几天的时间双方都在博弈,包括刘弘没有告诉自己的那些幕后消息。

李儒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全部发泄了出来:“刘弘,别忘了我们支持献帝的同伴,遇到这样大的事,你不与我通气,想干什么,坐看献帝最后被赶下来,然后被刘辩绞死?”

刘弘自知理亏,苦涩地说道:“我以为你消息灵通全部知道,李儒,换了你在我的位置,你会无条件相信董卓的女婿吗?董卓要求的不是丞相,而是相国。况且,荀爽和杨彪做了这样的举动,足以说明董卓不需要我了,我连能不能活着到长安都不知道。”

汉承秦制,开国的时候依然设置相国、丞相,丞相是相国的副手,丞相可以有两个或者三个,相国一个时期只有一个;大汉几百年,担任过相国的人不到两只手的数字,第一个相国是韩信,随后是曹参、傅宽、萧何、樊哙、周勃、吕产。

吕雉的侄子吕产之后,大汉几百年没有人担任相国职务,即便是在士大夫的玩笑中,相国也成了萧何、曹参的代名词,现在董卓要做相国,其心可知。只是刘弘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荀爽和杨彪的支持,让董卓有了更多的选择,汉献帝刘协和刘弘的重要性直线下降。

李儒沉默片刻,发狠说:“我们决不能让董卓得逞,让胡毋班在长安准备动手。”

“迟了。”刘弘心痛地说道:“皇甫嵩已经进入长安,自领京兆尹,宣布要迎接献帝,推荐胡毋班出任九卿中的执金吾。”

李儒的脸色一阵哆嗦:“刘弘,要是这样,刘辩也太可怕了。皇甫嵩是本朝第一名将,和刘辩也有生意上的来往,但是刘辩不管如何,都没有去联络皇甫嵩;现在看,是刘辩早就晓得皇甫嵩会做什么。一个刘辩,一个六国盟,刘弘,我们太难了。”

刘弘反而露出一个笑容:“李儒,我已经尽力了,大不了一死,你不同,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帮我一个忙,必要的时候,你投靠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