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4章 报信(2/3)

…”

黄六畏吓出了一身冷汗,一把拽住祢衡:“请问你哪一位?”

“扬州青铜使祢衡。”

黄六畏顿时慌了神,看一看四周,发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晓得是祢衡带来的人;祢衡微笑着说道:“我来阳泉县,是有事需要帮忙,听说来敏大人不在县城,只好冒昧来找你。只要你这次做好了,升迁的事你无需担心。”

黄六畏能不担心吗?他不用猜都知道祢衡的来意,可是那些人也是他得罪不起的;黄六畏摇头叹道:“就怕我什么忙都帮不上。”

祢衡心中偷笑,装出一副很随意的样子答道:“你一定知道,你不用怕,我已经调动梅谦和高览两路大军前来,不管他们是什么情况,都要拿下。你和那些兵械工坊没有太深关系吧?要是仅仅是拿了钱,就把拿钱的事忘了。”

祢衡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黄六畏只能频频点头:“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动手,要是需要人带路,我倒可以帮个忙。”

黄六畏也明白,事到临头,自己已经无法逃脱,早一天帮祢衡办完事把人送走,早一天踏实。祢衡笑着致谢:“多谢,难怪黄奎你是尽忠职守,来,这边看看地图……说一下,你能安排多少人带路,还掌握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小小的阳泉县根本不产制造盔甲、弓箭的材料,却有六座不小的兵械工坊,祢衡动手的时候,六家工坊的上千私兵还是做了抵抗,私兵压根没想过出现这样的场面,只是高览的骁勇无人可敌,工坊四周都只有一道不高的围墙,想防守都守不起来。

六家工坊先后被攻破,在现场抓到了黄射和曹操的小舅子卞秉,这样的场面自然让祢衡大怒,上书的时候直接写作黄射和卞秉带着私兵抵抗官军,造成官军数以百计的伤亡。

祢衡的奏章来到许昌,顿时轰动全城,不仅为前面的走私案完善了证据链,最关键的是,黄射是继承了黄祖的家业,本身又做过太守,家产丰厚是正常的,可是卞秉哪来的钱,哪来的私兵?卞秉麾下的工坊和私兵,摆明着是曹家的,矛头直指曹丕。

刘辩要求祢衡押送一干人犯来许昌受审,同时根据祢衡审问卞秉的口供,直接查封了曹家的十一处铺子和工坊。颍阳长公主刘坚和阳翟长公主刘脩联袂进宫恭贺,刘坚一改以往的口气,净捡好听的说;刘辩也是客客气气,还设了家宴招待,让蒯冰相陪。

“假如皇上没有这个心思,要不然我就是放下这张脸,也要撮合你们!”刘坚喝着葡萄酒,调侃着刘辩与蒯冰,这个侄儿油盐不进,刘坚只能是另寻机会;刘脩见缝插针道:“像蒯冰这样的大美女,还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皇上是喝醉了,就是没喝醉,也是醉了。”

刘脩表面上是在帮着刘坚调侃,实际上是在告诉刘辩,装醉;可是刘坚在酒桌上的反应,不是刘辩可以应付的:“三妹,你这是哪个地方的说法?喝酒,要不然喝的是寂寞,要不然喝的就是热闹。”

刘坚明摆着是要抬杠到底,刘辩也是暗暗摇头,带着蒯冰离开了是非之地。蒯冰不解的看着刘坚,还有琢磨不透的刘脩,心里不确定这姑侄三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其实刘坚两人都在打量蒯冰的反应,刘坚身为公主,眼下只是在邺城有点名气,无论在政坛和商界的影响力都不够,这次想要在许昌出彩,无疑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经过几年的波折,刘坚现在的产业压根不能和刘脩相比,而耿俱罗被起用后,刘脩在在许昌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刘坚在邺城面对一帮老臣,半句话也说不上来。刘坚的欢颜背后,情绪低落,她只能希望刘辩主动一点,可是刘辩有伏完那个教训,现在是绝不会再去笼络外戚权贵。

崔烈突然来访,刘辩立即去了议事厅,蒯冰怕刘辩酒喝多了,向两位公主告罪一声跟在后面;刘脩和刘坚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刘坚也知道自己一时置气,让刘脩为难了。其实刘脩为难不为难,刘坚不用担心,都是亲姐妹,刘脩现在过得也不错,不会计较这些。关键是刘辩,那才是她开罪不起的。

刘坚最后还是开了口:“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二姐,别多想,老实说,我心里也不太好受。”刘脩对刘坚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皇上现在长大了,态度很清晰,只要是站在豪门那边的,就是跟他作对,不管是不是六国盟的人,一概不予置评。荆州蔡瑁、蒯越等十三人被封侯请到许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连庞德公那样的海内名士,一旦查清楚六国盟的身份,也是在生死之间。”

海内名士,刘坚苦笑着看了一眼刘脩,仿佛提不起一点劲来:“不要把我和海内名士相提并论,我一个弱女子,只想着过过好日子,身为皇帝的姑姑,连这都不行吗?”

刘脩脑子里转了一圈,开口安慰道:“二姐,你也不要多想。皇上不会不管你的,可是,谁也不喜欢一个处处跟自己作对的人不是?”

“嫁鸡随鸡,那是我的夫家,关系着我儿子的未来。”刘坚悻悻然的反驳道。刘脩瞪眼看着刘坚,真想敲开对方的脑袋瞧瞧,刘坚到底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