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84章 指点(3/3)

到丹阳城下不得不停下来,城楼上的士卒看见他,却没有打开城门,孙翊忍不住大叫:“我是孙翊,快打开城门。”

就听见城楼上一阵梆子声响,朱然出现在城楼上,大笑着说:“孙翊,既然选择出城决战,又何必要逃回城中,看在过去的交情上,你赶紧逃命去吧。”

孙翊怒不可遏,还想强行攻城,孙高猛地拉住孙翊说:“既然战局已经不可收拾,还要勉强什么,赶紧去秣陵县。”

孙翊拍了一下的头盔,咬咬牙带着人向东北逃走,黄忠在背后一路追杀,跟着孙翊逃出去的不足两千人,即便孙翊一路收拾逃回来的残兵,到了秣陵县也不过三千人。孙翊一面给吴郡的袁绍写信求救,一面派人去会稽郡通知楚大,至于二哥孙权那边,孙翊已经不做指望了。

朱然是带着两千水军投降丹阳县的,朱然本身就和丹阳县的上上下下都熟,孙翊的大军眼看着就不行了,城内的守将立即接受了朱然的劝说,直接献城投降;黄忠大军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安扎了营寨,避免扰民。

孙策差不多同时占据了泾县,但是没有抓住祖郎,孙策以为祖郎肯定和金奇一样,逃往会稽郡方向;再加上军情紧急,孙策也没有在泾县附近大规模搜捕,就向各地通报了一下战况,开始做攻打宛陵县的准备。

祖郎并没有像孙策想象的那样逃往东面或者南面,祖郎是绕道前来西边,想要偷袭陵阳;可是让祖郎没想到的是,张船火就和张白鱼在一起,看到了祖郎送来的信。太史慈打下陵阳后,张船火怕焦已有反复,并没有挑明自己的身份;反而找了个借口,与张白鱼走得很近,差不多每天都在一起,最后成了祖郎在陵阳的耳目。

看到祖郎的信使毫不犹豫地回去,张船火才去通知太史慈,抓了张白鱼一伙;根据情报,祖郎移动的位置在四十里外,对步军来说肯定要走上一天的时间,祖郎要想伊籍奏效,就必须早早赶到陵阳附近,养精蓄锐,才好夜晚袭击。

焦已和霍笃在傍晚关上城门后,突然将晚上看守各个城门的军官全部叫到县衙,四门都换上了太史慈的老部下;四名军官一经审问,太史慈就发现了一名叫杨粲的军官有问题,杨粲是城内大户,原本从来不参与值夜这种事情,今天却主动替班。

太史慈派人一查那名请假的军官是拉肚子,不由得笑了笑,这种手段老套而且实用;太史慈派人去封锁了杨粲的住所,把杨粲的家人全部抓来,对杨粲说:“如果祖郎今晚不上当,我就杀了你全家。”

杨粲还想坚持,太史慈立即下令动刑,杨粲靠着士荫做官,哪经历过这个,被打得实在受不了,终于说了祖郎联系自己和晚上动手的时间、信号;杨粲的老婆孩子已经被带到隔壁,太史慈对杨粲说:“想清楚了,没有骗我,否则后果自负。”

杨粲可怜巴巴地说:“我真的全部说了。”

太史慈立即安排刘辟、霍笃、焦已分头埋伏,到了约定时间,焦已在城头放下吊桥,打出约定的信号,果然看见一彪人马趁着黑夜冲进城中,为首的一员将领身手矫健;等对方冲到街口,焦已一声号令,梆子声响,城上城下箭矢如雨,为首的将领顿时中箭栽倒马下,进城的山越军伤亡过半。

山越军惊呼中朝城外撤退,刘辟率领掩杀,山越军大败;城外后队的祖郎看见,急忙向前杀到,正和刘辟混战,山越军背后忽然火光大现,太史慈和焦已带着马步军分头杀到,祖郎慌忙下令突围,祖郎趁着混乱死战得脱,到天明计点人马,这一次带来的六千人马只剩下六百多人。

祖郎眼看着大势已去,正准备带人向东逃去会稽郡,却被道路两旁的箭矢射杀了一半的人,霍笃带着一千伏兵杀出,精疲力尽的祖郎逃脱不及,被霍笃骑马追上,一刀斩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