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5章 饮鸠止渴(2/3)

,贾诩才明白,在郭嘉的眼里,皇甫坚寿、王允、赵温、种邵,一定是六国盟的人。

“原来是要对付六国盟。”贾诩微微一笑,难怪刘辩一直在步步为营,可是这一点,贾诩不能对马腾说;马腾还在问刘备:“西边各部落无不愿意成为汉人,皇上为何不在整个凉州推广?”

刘备笑着说:“凉州各地豪强无数,而像白衣羌这样的部落只会以此为借口索要好处,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在汉律可以推广的时候才会如此承认。所以将巴西郡分为两郡,就是为了看看杜?等人的态度究竟如何?皇上之所以不急于攻打巴蜀,其实就是怕基础不稳,我们只要把这八郡治理好,汉中也好,凉州也罢,都不会成为威胁。”

马腾恍然大悟,经过与皇甫嵩长达两年的争夺,陇西四郡的豪强基本上都被自己和刘备干掉了,剩下的最多是支持朝廷的大户,而这四郡的羌人,支持刘辩的立场也比较稳定。

汉中和陇右两个都督府连接着凉州、巴蜀、汉中和西凉,向西可以支持凉州的韩遂,向南可以继续打向成都,要是兵力足够,自己和刘备也可以再创一个奇迹的。马腾这点好歹还是知道的,上书表态,愿意将家人送往许昌定居,还请刘辩肯准。

对于马腾的请求,刘辩自然笑纳,如同历史上的曹操,刘辩给了马腾一个承诺,如果马腾有一天离开陇右,马腾的部队将会由马超继续指挥;看着伊籍把公文发出去,刘辩才算松口气。

可是刘辩清楚伊籍的雄心,要不然作为刘表的手下,在三国时代也不会在刘表活着的时候就决定去投奔刘备,伊籍要的就是扬名立万。刘辩喜欢这样的人,用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随着陈宫回南阳、沮授还在武陵县,刘辩身边还真的缺少谋士。

庞德公的身份,让刘辩对庞统死了心,少一个谋士不要紧,身边埋一颗雷,那才是要命的一件事;刘辩选择马何、伊籍,也就是认为两人的背景可靠,至于马何的能力也许稍微逊色于马良,不还有鲁肃和陈忠在吗?伊籍没想到刘辩对自己如此看重,留在身边听用,一时间脑子都有些混乱,谢过皇恩后,尴尬地对刘辩笑笑问:“皇上,打算攻打荆南了?”

“你有什么想法?”刘辩微笑着问道,伊籍答道:“刘磐,他被袁绍放回武陵郡后,一直在编练军队,刘表的举动让他很为难,听说正打算辞职归隐,皇上可以将他调到江陵。刘磐一直与蔡瑁不和,其部下都可以编入水军。”

陈忠点头说:“苏飞现在有六千水军,甘宁有两千人,要是刘磐能来,一万水军,可以重新在江夏布防了。只是水军都督和江夏太守,都需要得力的人手。”鲁肃想了想说:“这个动静太大,会让蔡瑁慌了神,不如从何仪那边抽调两千人编入水军,让甘宁驻扎在夏口就可以了,甘宁还是归蔡瑁指挥;刘磐的水军不如直接开到江安郡,归曹洪节制。只是……”

刘辩肯定地说:“曹洪的能力没有问题,不过江安郡是我们与荆南交集的地方,青铜司要协助曹洪布防。”

马何赫然一笑,他已经安排大量的人手,只不过在这个场合不能多说;刘辩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把话题转到自己怀疑的地方:“陈忠,蔡瑁来襄阳是清点物资的,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陈忠意识到刘辩在怀疑蔡瑁,想了想说:“蔡瑁的理由和程序没有问题,毕竟襄阳的库房里,夹杂着蔡家的私货,蔡瑁不出面,任何人麹义都不会买账。现在,多少也会退一部分给蔡瑁,唯一值得怀疑的地方,就是蔡瑁预先没有派人来整理账目。”

“这不是问题,即便是在蔡家,因为刘表与黄承彦,几房的钱财也是分开的!”伊籍比陈忠更清楚蔡家的情况,分析说:“刺史府和都督府在军用物资上已经分割清楚,蔡瑁似乎没有回江陵的打算,这才是问题,毕竟江陵那几个地方都是富庶之地,现在又是丰收的时候,稍微揽点钱财,也比在襄阳斤斤计较要强。”

刘辩颔首说:“马何,说说看,蔡家现在的情况。”

马何好整以暇地说:“老三蔡曛只管生意,老四蔡挣在江陵帮蔡瑁掌管着水军,真正能和蔡瑁商议的,是坐在轮椅上的老二蔡愚;蔡瑁不在,曹家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蔡愚说了算。蔡愚年轻的时候腿没有伤,最后听说是在江湖上被人砍的。”

蔡瑁虽然贵为荆州刺史,但在猛将如云的刘辩麾下,蔡瑁只是一个有点前途的降将,并没有创下像陈宫、麹义那样彪悍的战绩,也不敢说自己前程似锦。看着对面懒洋洋的蔡愚,蔡瑁明白,自己绝对无法做到刘辩那样的干脆和果断,蔡瑁喝了口茶说:“皇上已经同意蔡家参与他的生意,你想做什么?”

蔡愚,那个气啊!要是能站起来,蔡愚一定不管什么长幼有别,指着蔡瑁的鼻子怒骂一场,好好地出一口胸中的恶气;可是现在,蔡愚只能坐在轮椅上,强装着无所谓说:“皇上是个做大事的人,不在乎钱,不在乎官职,可是你要明白,这次六国盟是要皇上的命。”

嘴里说着,蔡愚觉得心里头一股子邪火,似乎越烧越旺了;蔡瑁摇摇头说:“你看到的没错,我就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