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9章 抬举(2/3)

方的产业,而是没想到皇上能那么容易搞定董卓。长安收复后,只要知道前因后果的人,基本上都明白,皇上安排了那么多得卧底,皇上获胜只是迟早的问题;可是现在,在豫州,谁会是卧底?”

一阵惊悸,满宠顺着荀汪的思路,顿时明白荀汪选择和刘岱合作的原因,刘岱不可能是袁绍或者袁术任何一方的卧底;满宠再度拱手道:“多谢荀家主指点。”

“指点谈不上,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之所以一直以来都做官,就是因为这点性格。”荀汪笑着摆摆手,忽然话音一转,脸上露出一种让满宠迟疑的笑容:“只是现在我有些看不透皇上,他这么急着来豫州,我感觉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荀彧他们也不成器,满大人,我希望皇上到许相,我能有觐见的机会。”

满宠低下了头,他不知道什么原因让荀汪有种超越常人的危机感,只能谨慎地回答说:“荀家主,不瞒您说,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对您的要求,其实我也没有把握。不过,我一定把您的要求奏明皇上。”

荀汪嘟哝了一句说:“满大人,我还有点愚见,青铜司这样不断折腾下去,很容易造成下面的恐慌情绪,在许县,任何事都有缓和的可能,不需要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来,还希望满大人到时候为民做主。”

荀汪的话就是条件了,满宠不敢反驳也不想去争辩,笑着感谢道:“荀家主说的在理,我会向赵太守禀告的。”

现在的颍川太守赵商就出自青铜司,估计赵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青铜司在幽州的老大,满宠再想和荀汪搞好关系,也需要赵商的支持;满宠可不想去做什么抉择,这对荀汪来说,无疑是有点失望。

其实荀汪想的无疑是,袁术、刘岱,还有就是现在的赵商,都不是颍川本地人,在话语权的争夺上肯定激烈;但是满宠看上去挺有骨气的,却如此没担当,出乎荀汪的意料之外。荀汪思索片刻,才开口说道:“皇上来许县的话,荀家可以出头召集颍川的大户迎接皇上。”

满宠来就是为了荀汪的这句话,都快望眼欲穿了,突然得到承诺,满宠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当满宠走出荀家门口之后,才想起来,荀汪到最后都没有说哪些人,荀汪召集的人中会不会有问题?

荀家的底蕴太厚,豫州的水太深,赵商也判断不出来,只能把情况上报洛阳;刘辩看到这个消息,禁不住想找个人吐槽一下,最后还是无奈憋着。自从穿越之后,刘辩还没有体会到一个成功政客的待遇,即便被威胁过多次,但都是吉人天相,尤其是青铜司成立以后,都是刘辩欺负别人的时间多,更谈不上被人锁定的那种剑拔弩张。

满宠关于荀汪的奏章,刘辩很理解,晓得荀汪还是有所保留,因此即便是聪明如满宠、赵商,都没有听懂荀汪的意思。荀汪的表白,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袁术有可能出国的迹象,兴许比袁绍背叛自己更严重的行为,但是刘辩不想去追究,三国的哪一个枭雄没有称王称霸的念头,这都是随着形势变化产生的化学反应。随意子虚乌有的猜测,很容易把自己的阵营弄乱,况且袁术也可能因为越来越差的心境,放弃种种不合适的打算。

可刘辩怎么也想不明白,比他晚了七天才回到洛阳的严佛调急着见自己,严佛调去了一趟老家,据说在徐州都快被当做菩萨对待了,严佛调一不留神,就收割了数千信徒,要是换一个时空,绝对能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网红。看着严佛调坐在自己面前气定神闲地喝茶,想着青铜司调查出这个家伙的所作所为,刘辩顿时心气不顺道:“大师,这么说,你回来就是又看好白马寺了?”

严佛调瞥了一眼刘辩,心说:你是一个皇帝,吃喝玩乐不好吗?怎么整天都在琢磨人,连佛门的事都不放过。

只是严佛调心虚,自己这些高僧真要是游离在各方之外,不去管谁家起高楼,谁家楼塌了,那就真的是世外高人;问题是寺庙和僧人都活在人世间,即便是别人的政治,你也要演好龙套。可是大戏一幕接着一幕,严佛调自问演得不错,问题是换了导演与主角,你随时连不入流的小角色都演不了。

“皇上,您怎么就不念小僧一点好?大汉在您手里稳若磐石,小僧也就不想多操心了,忙着回洛阳,就是怕您有所差遣,寺庙里的僧人侍候不好。”严佛调还是能猜中刘辩几分的心思,刘辩能一次次容忍叛军回归,白马寺以前做的那些都是浮云,关键就是后面;刘辩冷冷一笑说:“大师,朕是一个俗人,就免不了这份俗,有些事就算是抹不开面子,怎奈我为人肤浅,心里藏不住事;大师,你在怕什么?”

刘辩看似低调的宣扬,让严佛调猜不透刘辩的目的,严佛调只能沉默了。刘辩是皇帝,嬉笑怒骂,什么话都能说;可是严佛调一个僧人,有些话虽然影响不大,但是……严佛调只能在心里琢磨,刘辩晓得白马寺的多少秘密?关于这一点,严佛调是一点都不敢轻视,伴君如伴虎,一个皇帝,高高在上的存在,刘辩又正在事业的上升期,发起怒来,能想象出有多可怕?

“有难处?”刘辩看在眼里,声音也透着一股执着;严佛调犹豫了半天,不得不开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