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7章 下邳突变(2/3)

成功,刘辩都倾向于王允会来这么一次。

王颀好说,他原本是杨瓒的好友,是受杨瓒的影响愿意效力;可鲁旭、周奂都是名士,与自己一方原本没有什么接触,这个关系是通过孟佗转过来的,让人感到诧异的就是,孟佗一直躲在杨彪家里,最多也就是出去帮助杨家董家打点一下生意,就先后被鲁旭、周奂盯上了,这两人似乎坚信,孟佗与邺城有条通道。

孟佗那家伙虚以为蛇,两人还真的送上了投效书,最后还是杨彪帮忙,把书信转到杨瓒手中;杨瓒和陈敦实际上担心这是一个陷阱,正好拿到了士孙瑞和荀爽的书信,就连夜出逃。

刘辩斟酌着说:“这件事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传出去会冷了长安那边群臣的心;可是再派人联系,风险也大。”

郭嘉坐在刘辩的对面,敲打着桌面说:“臣的想法和皇上一样,我打算派出死士前去联系,允诺一个职务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是要有行动的计划,让他们觉得我们重视他们,也可以甄别出他们到底是真是假。我以为,王颀不大可能晓得另外两个人的身份,可以让王颀负责一条情报线。”

刘辩在脑海里回忆着看过的谍战电影,慢吞吞地说:“我们一个个来,杨瓒说他和王颀有一条联系通道,就直接启用;让王欣想办法加入皇甫嵩那边,这一次不要参与诛杀董卓的行动,而是要尝试着掌握越骑营。

鲁旭是王允的人,让他积极参与王允的计划,提醒王允,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刘协禅让来欺骗董卓进入某个设伏地点;周奂,是周忠的族弟,在长安设立一个店铺作为联络点,让他不参与任何事,专门收集那些常规的情报,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可以。”

看得出来,刘辩还是心存顾忌;只是那个禅让的主意是神来之笔,不过这样的话会惹来无数人指责,也只有刘辩自己能说,换做荀彧、郭嘉,宁可放弃这条妙计。郭嘉笑道:“皇上的思路不错,杨瓒那边与王颀联系的人是杨瓒的一个老部下,羌军中的一个什长;我打算安排一组信使去联系,一个人长期呆在长安,一个人来往于长安与河东之间。

鲁旭、周奂同样安排两组信使,鲁旭的信使走长安到洛阳的线路、周奂的信使走长安到河内郡的线路;三条不同的线路,那一条线路出了问题,就说明那个人出了问题。皇上、荀彧,我想确认的是,你们对长安将要出现的变化到底有没有证据?”

“有。”郭嘉隐瞒了那些人物的真实身份,荀彧并没有生气,肯定地说:“皇甫嵩的人品没有差到出卖人的地步,荀爽等人的变故就是有原因的;我认为是皇甫嵩不相信这四个人是真心投靠陈留王,是要为后面的行动清理障碍。我们的人可以通过贾诩的大哥贾彩联系上贾诩,贾彩因为凉州战乱,武威在叛军韩遂手中,全家搬到了长安。”

“谁?”郭嘉听出来荀彧有人选,对此很感兴趣,他也试图联系贾诩,结果发现贾诩很谨慎,几乎不离开牛辅、李傕那些人;要是荀彧能另有办法,郭嘉是求之不得。

荀彧不慌不忙地说:“今天孟达向皇上推荐了一个人,名士法真的孙子,叫法正;他刚刚去过长安,与贾彩认识,皇上有个意思,让他负责长安与雍州的行动。郭嘉,现在长安的负责人是谁?”

郭嘉摇头说:“没有负责人,只是史阿兼任,那么危险的地方一般人起不了作用,我要见见这个法正。”

郭嘉才是青铜司的负责人,即便是刘辩首肯,下面的官员任命,也需要郭嘉的认可;如果郭嘉不认可法正这个人选,即便最后法正上任了,还是欠缺些什么。刘辩点点头,荀彧去外面喊了一名甲士进来,介绍说:“法正,这位是郭嘉大人,这是法正。”

郭嘉没有啰嗦,开门见山地说:“我想听听你去长安的计划。”

法正并不意外,刘辩和荀彧已经说了一些情况;法正坐下说:“董卓之所以不对洛阳用兵,原因有很多。比方说,西凉兵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还是羌兵,董卓已经失去了对这部分西凉兵的控制。而长安作为关中最繁华的地区,集中着数以千计的商号和店铺,是董卓在关中最大的利益所在,必然不敢放弃。

当然,这就是矛盾的根源,如果董卓继续压制士族,势必掀起更大的反抗;皇甫嵩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一直在等待着士族方面传来好消息,可是关中的士族不管董卓怎么压榨,都没有表现出要决裂的架势。

王允显然也在犹豫,但是当他发现整个长安都有被煽动起来的可能,也会乐观的认为,先把长安抢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分,那是后面的事。事态要是能发展到这一幕,作为我们来说,就等到了最终的结果,胜过动用武力;所以我会在外围促成除掉董卓的联盟建立,而不是参与其中。”

郭嘉想了想,看向了法正道:“最让人担心的是六国盟,你要始终站在外面,六国盟的人会怀疑的;你没有在邺城的官场上出现过,参与王允的圈子才不会让人怀疑,另外你要想办法接近贾诩。”

“我没问题。”跃跃欲试的法正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没等刘辩决定,荀彧却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