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晋献公 第18节 骊姬夜哭(1/2)

晋献公这样想着,但也狐疑不定,毕竟申生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难道是骊姬在搞事但她不是一向很贤德吗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提什么要求。

不行,寡人得弄个清楚。对,试探一番再说。

于是,便在有一次晚上与骊姬亲热时,晋献公说:“夫人呐,寡人看奚齐不错,现在也有大臣建议寡人另立世子。他如果立为世子,那寡人百年之后也便无忧了。”

他认为,骊姬听了表现出满心欢喜感恩戴德的话,那极有可能,这些天听到关于奚齐好话的事,可能与骊姬有关。

其实,骊姬听了后的确是很高兴,但表现出来的却是马上跪倒在晋献公脚下,泣泪道:“君上,不可啊。这些年,臣妾得您的宠爱,已经是一万个知足了。

您对奚齐的宠爱,臣妾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臣妾姐妹本就是亡国之女,如果没有君上您的照顾,早就身死不知何方了。君上对臣妾之恩,臣妾虽万死都不能报其一。

现在世子申生镇守曲沃,劳苦功高,且素有贤名,这些年来勤勤恳恳,对您是忠心不二,全晋国的人都希望他成为您的接班人啊。

再说,奚齐尚幼,虽有荀大夫教导他,但毕竟无尺寸之功于晋国。虽然臣妾也是夫人,奚齐也是嫡子,但毕竟申生之母为夫人在臣妾之先。

立子为嫡长,这是礼制啊。君上现在体态健壮,百年之事尚早,臣妾请君上勿有此念啊。”

晋献公听后不禁无限感慨,心道:真是一位贤良夫人啊。从此,便不再怀疑骊姬。

骊姬却抓住机会,向晋献公提议,为进一步提高申生的地位,除了让他镇守曲沃外,还应该让他多带兵打仗。

这既可以让申生多加历练,同时可以让他多立军功,这样,才能继承您的赫赫武功。

晋献公听后是连连点头。

骊姬是这样想的,反正你申生现在是功够高权够大,多一份功不多。但如果打个败仗,那便是吃不了兜着走

她一开始便是想通过建议晋献公让申生领兵打仗而犯错,只要你申生多打几次败仗,最好是来个大败而归,那老娘便有治你的办法。

正好,晋献公有意对外用兵,他按照骊姬的建议,准备派申生为将。

这个时候的晋献公,陷于骊姬的温柔乡和迷魂阵,比起他刚继位时,已经是老糊涂了。

稍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世子是什么人那是将来要继承自己的人,一举一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

按理应该是要伴随自己左右,将自己的治国理政思路一脉相承下去,并通过自己不断积累人脉。

现在倒好,不但令世子离开自己身边,去镇守一个其他人完全可以胜任的曲沃,而且要让他去为主将去对外征讨。万一不测,那岂不是国家重大损失哪怕是打个败仗,也是严重影响他的权威啊。

如果要让他立军功,也应该是由自己亲征时,世子在旁边,战败了无任何责任,战胜了则可分功于他。

晋献公是糊涂了,但我们说过,晋献公手下毕竟良臣猛将较多。当他准备任命申生为将时,便有大臣反对,并且提出的意见非常有道理。

晋献公猛然惊醒,便派了荀息和里克为将,让申生安心镇守曲沃。

骊姬见一计不成,心甚不快。她知道,要想通过让申生为将而打败仗犯错,看来是行不通了。好吧,那就耐心等待时机到来。

但申生确实是丝毫没有犯错,无论是晋献公派往曲沃的人回来反映,还是骊姬暗中派往曲沃盯着申生的人回来对骊姬的反映,申生永远是那个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的世子

申生就是一直守礼数,重社稷,礼士民,安民心,深受曲沃人民的爱戴

骊姬终于有些急了,她本想通过捧杀达到除掉申生的目的,但貌似这个申生是金刚不坏之躯,越捧越高,根本没有会摔下来的迹象。

这样被动的等待,只会等来晋献公这个老头子老得不行而归西的日子,到时便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申生,必须让你犯错,既然你从不主动犯错,那便让你被动犯错骊姬想。

镇守曲沃的申生每隔一段时间,要回来向晋献公述职述廉的。按照礼制,他还得向夫人请安。

这一次,申生又来向骊姬请安了,骊姬得知申生来了,心生一计:何不借机再阴他一把

这次阴他那不能再捧杀了,而是货真价实的阴招了。

申生向骊姬请安后,骊姬表现出如往常一般的热情。只是这一次,她破例命人安排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申生留下一起吃个晚饭。

申生不好推辞,但内心也有所防备,他提醒自己不能喝醉,不得越礼,不得出任何差错。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骊姬还是那个骊姬,仍旧是只谈家事,仍旧是骊姬对申生的夸赞,没有如申生所防备的骊姬对自己的色诱挑逗,也没有其他任何自己防备中的事。

只是申生所不知道的,骊姬只是需要请他吃餐饭便可,这便是骊姬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