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章 晋景公 第32节 鞍地之战(6)(2/2)

然。此次鞍之战,鲁卫两国也参战了,而且,战役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齐国侵占他国的土地,鲁国卫国向晋国老大求援,这才导致的鞍之战。

第一个条件,郤克得到了满足,鲁国和卫国都很满意,齐国也愿意。顺利谈成。

第二个条件是齐国境内的田垅必须全部改为东西方向。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晋国地处齐国之西,如果齐国境内的田垅从原来的以南北向为主改为东西向,那就意味着田间的道路主要的也要转为东西向为主,当时可没有什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什么的,除了田间道路外,其他的便是马路。

这一次,晋国召集了北狄、鲁、卫等国讨伐齐国,当战车进入齐境时发现齐国的道路基本是南北向的,这样一来便对自西而东进的晋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郤克的意思很显然,你齐国既然归顺我晋国,那今后就允许晋国的战车很轻易进入齐国境内。

说得再干脆一点,那就是你齐国如果再不听话,那咱晋国就会随时讨伐你教训你,为了教训你更加方便,所以你们得将道路重新修筑一下,修成东西向。

这样的条约,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讲,那当然是不平等条约了。国佐当然不肯答应,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国佐不能答应的还有第三条,把齐顷公母亲萧桐叔子送到晋国为人质。这是国君的底线,国君是一位至孝之子,谁拿他母亲来作文章,他便会不顾一切跟你死磕到底。

但郤克提出了三个条件,按照买卖双方价格谈判的基本套路,最多免除一个,要郤克免除两个,这个难度系数不小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