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章 晋文公 第6章 晋文公 第43节 联秦伐鄀(2/2)

道理嘛。但秦国就是这样不讲道理,而且秦国也需要不讲道理,因为他们几百年来的敌人,主要的就是西戎部落,你拿道理跟他们打仗

战争,当然得以取胜为唯一目的,哪怕是有时不得不失败,也是佯败,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这才是战争的真谛。但那时是春秋,至少在春秋江湖,这种胜利是不为人所齿的。就象楚国在泓水战胜了宋国,全天下几乎谁都不服楚国。

而楚国从那场伟大的泓水之役中没得到真正关系战争目的意义的东西,反而也感觉不好意思,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负面的东西于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他们开始讲所谓的战礼,结果可想而知,比如城濮大战,我们后面很快便讲到了。

这场战役对晋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首先,晋国第一次与楚国交手。我们总是说晋文公曾经说过,与楚国交战一定会退避三舍,那是晋文公重耳对楚成王作了承诺。算了吧,晋楚的第一次交手是伐鄀之役,退个毛线啊。

但这彻底打破了晋文公原本定下的不与楚军交手的初衷,他根本没想到本是讨伐一个小小的诺国,结果将楚国牵扯进来,而且战争的结果是令楚国蒙羞。那,晋国与楚国还能继续和好吗

第二,在晋文公眼里强大到无边的楚军,居然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被秦晋联军给打败了,甚至连两位主将都被俘了。看来,楚军不过如此晋文公的恐楚症很快好了一大半,为他在后来最终下决心打晋楚城濮大战奠定了心理基础。

第三,晋国虽然是一个中原诸侯,但也算是身处戎狄之地,几百年来就是与戎狄之间在战斗。本来,晋文公也是高度重视各种礼仪的,但他突然发现,在战场上,与敌人讲礼仪是错误的,今后晋国要打的战争,就应该象这次诺之战一样,只要能够取胜,可以动用一切手段这也使接下来晋楚城濮大战成为春秋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战役的晋国思想

当晋文公得知,秦晋联军刚撤出鄀国不久,成得臣便亲率楚军前来,晋文公着实吃了一惊,心道:这个成得臣,雷厉风行得很啊,不知这天下,有谁是成得臣之敌手啊。

晋文公同志,你勿需担心,因为春秋第一名将不是成得臣,他就在你的身边,那便是先轸

在先轸看来,晋国迟早要与楚国打一仗的,虽然此时晋国弱楚国强,但先轸相信,没有永远的世界第一作为注定要成为春秋史上第一名将的先轸,他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自己,一员名将的价值,当然在战场上至于这次伐鄀之役,那是秦国人的荣耀,晋国只是一个帮手而已。

但就是这样的一次相助,让先轸从伐鄀之役中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意义: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取得胜利。为了这样的目的,当然可以使诈,当然可以联合,也当然可以不择手段。战争的过程再讲道理,都是要看一个结果的。楚宋泓水之役,宋国为什么会输得那么惨就是因为宋国太讲战争礼仪了就象这一次伐诺之役,谁曾想秦国会使出这样的奇谋结果是秦晋联军胜利了。

在先轸眼里,今后的战争,便是需要谋略的、以战胜敌人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战争那,就让这样的战争来吧,晋军叱咤春秋江湖,就是需要这样的战争而让先轸名列春秋第一名将的这场战争,便叫城濮之战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