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夫唱妇随(1/2)

关中渭南县,甘井庄。

崔婕住在庄子里越来越习惯了,和李钦载一样,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本来就应该属于这里……

大唐如今不算盛世,但民风之朴实,却尤胜盛唐时期。

庄户们的热情和友好,往往能让一个异乡人产生归属感。

开春后渭水河解了冻,庄户汉子们去河边打鱼,满载而归后顺手便扔两条在崔婕的院子里,崔婕过意不去,追上去要给钱。

憨厚的庄户汉子笑着直摆手,飞快走远,死活不肯收钱。一说便是顺手的事,老天爷给的东西,没道理收钱。

春雨过后,山林里也有了蘑菇和春笋,妇人们结伴进山,寻摸点山货,运气好偶尔还能打个兔子,回头也是顺手给崔婕分一点,仍是死活不肯收钱。

明明都是贫穷的庄户人家,可钱这个东西在他们眼里却不知为何变俗气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人情味儿。

今天我送你两个鸡蛋,明天你回礼一块面饼。来来往往的,互相再攀几句闲话,感情便这样不知不觉深厚起来。

崔婕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这种喜欢甚至与她心爱的男人无关,纯粹是喜欢这种带着烟火气的人情味,贫穷却充实。

如果生命中没有李钦载的出现,崔婕仍然会坚定地住在这里,过着朴实简单的生活。

比起富贵却冷漠的崔家老宅,这里强太多了。

开春后,路上积雪消融,兄长崔升也来得频繁了。

知道李钦载随军出征,崔婕一人孤苦无依,崔升放心不下,经常带着满车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来甘井庄。

兄长给得太丰厚,崔婕用不了那么多,但也不拒绝。

她把兄长送的东西赠给庄户们,张家送两张硝制好的羊皮,李家送两斤来自长安城的精致糕点。

庄户们推辞不过,于是千恩万谢,同时也不忘投桃报李,三不五时总会朝院子里扔两条鱼,一篮山货。

就这样来来往往,崔婕已完全融入了这座庄子。庄户们也渐渐将她看作庄子里的一员,甚至连足不出户一心向佛的李家祖姑母也破天荒地出了两次门,特意看看这位传说中的侄孙媳。

已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越来越暖和,院子周围的泥土里不觉冒出几朵不知名的野花。

崔升崔婕兄妹坐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没名没分的,住在别人庄子里也不是个事儿,李景初归来后,得给个交代才是。”崔升皱眉,对妹妹坚持住在李家庄子的决定很不满。

崔婕垂睑,脸蛋不觉发红:“他……会有交代的。”

崔升哼了哼,瞥了她一眼,道:“你自小文静温婉,这次算是做了件出格的大事,记住,这辈子仅此一次,日后嫁了人,若再敢如此胡闹,崔家都不会再认你了。”

崔婕微微蹙眉:“兄长说话何必如此难听,女子便不能有一丝自己的主意么?”

崔升又哼:“这话莫跟我说,跟你以后的夫婿说。”

顿了顿,崔升又道:“李钦载归来后,你俩的婚事该定个日子了,不要告诉我你还没拿定主意,我真会抽你。”

崔婕脸蛋又红了,垂头羞涩地道:“我……听兄长的。”

崔升冷笑道:“你怕是忘了当初离家逃婚时多犟了,信誓旦旦说什么此生绝不嫁李家的纨绔子,结果跟人家对上了眼。”

“现在又说什么听兄长的,呵,两家长辈活该为你俩操碎心,你们倒是一旁卿卿我我去了,矫情不?”

崔婕愈发挂不住脸,羞愧得不行,垂头低声道:“兄长莫说了,我已知错,以后不再任性了,谁叫……那家伙名声那么坏,却偏偏……”

“偏偏一肚子才华,品行其实也没那么坏,对不对?”崔升似笑非笑接道。

“兄长也是这么觉得的?”

崔升差点呸出声,当着妹妹的面,还是强忍住了。

这位大舅哥对妹夫可从来没看顺眼过,没有原因,就是不顺眼,天生的八字不合。

“没错,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崔升皮笑肉不笑地哼哼。

崔婕信以为真,杏眼愉悦地弯成月牙儿,笑道:“当初决定留在庄子里果然没错,相处久了,便知他的真性情,便知他是否可托付终生。”

崔升沉默片刻,忽然道:“今日来此之前,我在长安城听说了一个消息,那小子在百济又立功了。”

崔婕一愣,接着大喜:“他一直那么厉害,立了什么功?”

崔升哼了哼,道:“听说又弄了个新玩意儿,跟火药有关,掺进铁片片点了,巨响之后能放倒一大片敌人。”

“水师大总管孙仁师派人将此物送进长安,并与刘仁轨联名为他请功。陛下惊赞不已,长安的兵部官员和将军们每日演练新的阵法,据说以后大唐对外用兵的阵型和方式都会因此物而改变。”

尽管不情愿,崔升还是叹道:“李景初之才,果真名不虚传,对这一点,我还是很服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