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三章 并不困难的预判(3/3)

吐出一口长气,计划执行得还比较顺利,阿敏所率领的建虏兵力已经落进了天罗地网。

在书信递给何可纲,郭大靖接过亲兵递过来的纸笔,飞快地写了回信,封好火漆印信,命信使即刻带回。

“一切皆在计划之内,我军取胜当无问题了。”何可纲放下书信,也是如释重负般的感觉。

现在,即便是阿敏所部开始撤退,也要遭到后协、特战营、飞骑营的围攻追击。全歼是比较困难,但损失却会是惨重的。

郭大靖自然是希望能够全歼建虏,使战局彻底倾斜向东江军。只要建虏继续深入,迟缓一两天撤退,就将陷入绝境。

能够做到这些,并不是运气,而是对建虏的准确估计,以及对形势的精准的分析判断。

说白了,郭大靖在遵化大胜后便预判到了建虏的颓势难挽,打穿建州后,便预判到了建虏不会坐以待毙,会展开自救行动。

接下来的判断就容易了,除了辽东和朝鲜,建虏已经找不到其它的进攻方向,以及能够掳掠人口物资的地方。

察哈尔部或许能够算一个,但离得太远,在东江军持续施压的情况下,建虏已经不可能抽调兵力进行长时间的远征行动。

所以,郭大靖已经作了提前的布置,不仅是兵力的调动,还有粮弹物资的运输和补充。

比如在皮岛驻守的两个步兵营,以及在皮岛、镇江堡、秀岩等地囤积的大量作战物资。

建虏恰恰是没有预料到东江军已经有所准备。在他们想来,得到情报、调动人马、准备物资,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足够他们打一次闪击战了。

同样,在何可纲看来,郭大靖便是未卜先知,料敌于先,非常令人钦佩的神机妙算。

而要抽丝剥茧的分析,他会发现,要判断出建虏的意图,并不是那么困难,只不过是发动时间的早晚罢了。

可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建虏在隆冬展开行动,也是很容易就能得出的结论。因为,这是建虏的习惯,对他们是最有利的时间段。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