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再见毛文龙(2/3)

要你带两个飞骑营,你还担心这边的兵力。有那么多火炮,又是佯攻,完全没有必要。”

“是,还是毛帅想得周到。”郭大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这样的话,李将军那边只要出动两个步兵营和所属的枪骑兵,其他的部队便留守。”

步兵减少,炮兵也不参战,也意味着辎重物资可以大大减轻,提高部队的机动速度。

重武器则主要是火箭,以及少量的佛朗机炮,都是比较轻便易携带的。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那你现在就开始调动所需兵马,水师也作好了准备,在复州湾就可乘船出发。”

郭大靖说道:“末将先带刘兴祚的飞骑营赶往皮岛,其他部队按时行动即可。”

“这么急?”毛文龙挑了下眉毛,稍有些诧异。

调防过去驻防皮岛的毛承禄所部已经作好准备,所需要的弹药物资也基本转运完毕,按照计划,本不需要这么早便出发的。

郭大靖笑了笑,汇报道:“朝鲜林庆业派人送来书信,想与末将会面商谈。末将以为朝鲜小朝廷可能会有政策方面的转变,要先去了解一下。”

毛文龙捋须沉吟,猜测着说道:“难道朝鲜会出兵相助?凭朝鲜王室的胆量,应该不会吧?”

“朝鲜王室倒是派人送来礼物,恭贺本帅晋爵。难道是在试探本帅的态度,是否会向朝廷告状,说朝鲜通虏?”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朝鲜方面的亲明派已占优势,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话语权。沈器远更是大权在握,对建虏的态度肯定会有改变。至于是不是出兵助战,现在还言之过早。”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何况,对于朝鲜军队的战力,末将心里没底,也不敢放心使用。”

“四方封锁,朝鲜还是不可或缺的。”毛文龙缓缓说道:“不管怎么样,能保持现在的状态就好。”

郭大靖颌首赞同,只能更好,不能再坏,他已经有这样的预期。

当然,他说的也是实话,对于朝鲜军队是不太放心。哪怕朝鲜方面愿意出兵助战,他也要考察或训练整合。

商谈完军情,毛文龙明显放松下来,喝着茶水和郭大靖闲聊起来。

说是闲聊也不确切,所谈所说的,还是东江镇的发展,以及取得的各项成绩。

“这大半年,军队在盖州要设的村屯盖了很多房屋,趁着未入冬,还能抢建一批。安置数万灾民没有问题,怎么也能撑到明年春天。”

毛文龙指着地图说道:“明年我军就要向海州拓展,在新收复的土地上再大量军屯。灾民的涌入,应该能使我军再次扩充。不用多,再有一万骑兵,就有了与建虏决战的把握。”

“明年要大反攻的话,未必十分把握,但也要看具体的情况。”郭大靖说道:“袭攻建州卫之后,末将想在冬季再展开一次行动,还是在辽东,争取形成辽南辽东两面夹击辽沈的态势。”

毛文龙的手指停在了连山关,用力点了点,说道:“建虏有重兵在此,进攻的话要谨慎。”

郭大靖说道:“以宽甸为基地,抄袭本溪也是个想法。总之,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再作决定。”

“你的指挥作战,本帅是放心的。”毛文龙也不多作讨论,笑着说道:“还有经营,也无人能及。盘锦的马市就很好,秋高马肥,听说已经交易了一大批牛马牲畜。”

对蒙古诸部的交易,除了日用品外,还有少量的粮食。数量自然是经过计算的,连蒙古人都不够吃,就不用担心会支助建虏了。

随着建虏的颓势,蒙古诸部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得不为自己的长远作打算。

面对虎墩兔的咄咄逼人,后金如果不能够提供帮助,那就只剩下了大明可以依靠。

现在,蒙古诸部还是首鼠两端,在大明和后金之间骑墙。但从物资方面,他们已经不得不表示亲明的态度,尽管是不付诸于外的。

依附强者,是蒙古诸部历来的传统,这也怪不得谁。只要强大起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一点,郭大靖比谁看得都通透。

“蒙古诸部是迫于生存,不是诚心归附,只有灭了建虏,才会让他们彻底臣服。”

郭大靖对于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清醒,说道:“所以,末将已经派人给盘锦马市的管理者送信,不要显得过于急迫。”

“蒙古鞑子还敢抬价?”毛文龙愣了一下,旋即又笑了起来,说道:“还是你做得对。他们不一定抬价,我们倒是还可以压价。”

并不只是省钱的问题,还有钳制蒙古诸部,使其求着通商互市,但郭大靖也不想再深说。

“按照现在的速度,明年年中扩充到两万飞骑,是比较把握的。”郭大靖估算着作出判断,“甚至还会再多上数千枪骑,明年年底或后年的大反攻,就可以如期展开了。”

毛文龙捋须而笑,心情畅快,说道:“袁崇焕若是不死,岂不要跟万岁说,五年平辽不是虚言,有人完成啦?”

郭大靖直撇嘴,鄙夷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