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家的温馨(2/3)

钵满盆满。这还不算倒腾辽东特产,以及郭家瓷器的收入。

可也正是如此,林家已经与郭大靖,或者说是东江镇绑到了一起,成为了郭大靖在江南的眼线。

借着林家的商业网点,很多谍子已经散布在江南。并不是马上就要做什么,甚至于三五年也不一定能用到,就是长期潜伏,搜集各种资料和情报。

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姿势,藤野英挺着肚子走出房门,立刻打断了郭大靖的思绪,他笑着迎了上去。

大姐,不用这样装的。知道你身体健壮,怀孕三个月都不显怀,现在倒装得象揣了个百八十斤的重物,挪步都困难。

郭大靖无奈地暗自腹诽,可还是很上道地伸出胳臂,让藤野英伸手扶着,走下台阶。

阿巧也适时地出现,手里拿着棉垫子,在藤野英要坐下之前,铺在了椅子上。

“夫君,起这么早啊!”藤野英打着呵欠,连声音都变了,软腻得让郭大靖差点起鸡皮疙瘩。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郭大靖扶着孕妇坐下,顺手又摸了摸圆圆的肚子,显摆得,明明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还要再挺一挺。

藤野英的神情立刻骄傲起来,昂着头,眼睛弯成了月牙,温情似水地望着自己的男人,抿嘴笑道:“小娃可不老实呢,昨晚还踢我。”

郭大靖呵呵笑着,宠溺地又伸手轻抚着隆起的腹部,似乎能感觉到那小生命的悸动。

这是一种很温馨舒适的感觉,还有那么点怪怪的。现代人的灵魂,却要有个明朝的儿女,郭大靖想起来就不知道怎么来形容。

藤野英很享受的样子,伸手搂住丈夫的脖子,在郭大靖耳旁低声道:“肯定是男娃,踢我可有劲儿呢!”

郭大靖用力点头,一副笃信无疑的表情。这个时候,别说什么男女一样的话,好象不信似的。

其实,他也不是全不在乎是儿子,还是女儿。在他想来,自己和妻子都年轻,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儿女满堂,不是幻想。

“昨晚跟阿秀说了一下,家里再添几个仆妇丫环。”郭大靖看了一眼阿巧,微笑着说道:“阿巧一个人,也怪辛苦的。”

藤野英连连点头,说道:“妾身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秀姐觉得不累,便没张罗。既然夫君这么定了,那妾身就物色两三个手脚麻利勤快,为人又老实的。”

“是雇佣,东江镇很快要出政策,严禁买卖人口。”郭大靖赶忙提醒道:“什么卖身契,就不要签了。跟人家说好,平常上几天班,休息几天,多少工钱……”

藤野英都懂,但还笑着耐心地听着,直到夫君讲完,才点头称是,说道:“夫君放心,雇人的事儿,交给妾身和阿巧。”

灶房的门一开,孙嫂端着两碗荷包蛋走了出来,来到郭大靖和藤野英跟前,笑着说道:“大人,二夫人,先垫一下肚子吧!”

郭大靖也不矫情,谢过之后,便端过了那碗看着正常的。

藤野英也道了声谢,拿过那碗明显是加了红糖的,两个鸡蛋连汤带水很快就吃完,看起来很爱吃的模样儿。

这营养,应该是没问题的。郭大靖又关心地问道:“夫人吃过了吗?”

孙嫂赶忙答道:“夫人也有的,大人放心便是。”

“家里人争取每天都吃一个鸡蛋。”郭大靖还是不放心,嘱咐道:“家里的鸡下得不够,就去集市上买,应该有卖的吧?”

“有的,集市上的东西还是挺全的。”孙嫂收拾了碗筷,转身回了灶房。

“妾身让阿巧去买过。”藤野英舔了下嘴唇,小模样儿很诱人,说道:“等天凉下来,就多买些,好存放。”

停顿了一下,她又笑着说道:“养鸡的百姓越来越多,鸡蛋也不舍得吃,差不多都要拿到集市上卖。可买的人也不算多,多是军官家眷和有官职在身的。”

郭大靖点了点头,对此也比较了解。

农副产品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要在市场上活跃的流通,显然不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比如鸡蛋,老百姓差不多都能养上几只,你卖给谁去?

主要是辽南三州的城乡化还没有明显地形成,没有小市民阶层的消费,老百姓也只能自种自养,再自己吃了。

但正如藤野英所说,先富起来的军官、官府的职员,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军人、官吏、手工业者,甚至是种地大户,成为富裕阶层。

就算是自养自吃也挺好,郭大靖虽然这样想,可还是觉得加强商品流通,对于东江镇的经济繁荣,更有促进的作用。

但现在似乎还不具备条件,主要是地盘还小,百姓还不算富裕,官府的包揽也过大,以及招商引资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看来,最大的障碍还是建虏,也就是战乱对人心的影响。也只有平辽之后,外地的商家才会放心地来赚钱。

同样,老百姓也只有富裕起来,手中有余钱,才会有消费的**,提升生活的标准。

另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