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夷炮兵教官(2/3)

廷不能知耻后勇,加强武备。

如果朝鲜也有这样的火炮,置于城头,建虏想要攻破城池,哪里是会那么容易?

可惜,小小的广鹿岛都有如此犀利火器,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竟然如此简陋,又如何能抵御外侮?

当然,对于郭大靖,二人也是极为钦佩的。

聘请西夷,购买火枪火炮,可不仅仅关系到财力,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不畏人言、冲破传统束缚的魄力。

朝鲜的文化源于中华,思想也很相近。明朝对于西夷的鄙视,来源于泱泱中央大国的优越心理,朝鲜也差不多。

大明在引进红夷大炮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次波折,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朝中的保守势力。

那些读圣贤书的文官御史,不看火器之威,只依祖宗传统、成法惯例。

最流行的反对,就是将先进火器视为“奇技淫巧”,认为打仗不能专恃火器之力,不讲守战之道,“国家大计,依法度为主”。

而且,还有将火炮炸膛归结为不祥之兆,上天警示,而胡说八道地加以阻挠反对的。

郭大靖这边倒是没这个阻力,在岛上他就是老大,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可在金重国二人,或者其他人看来,就显得特立独行。当然,火炮火枪的犀利,也压下了不同的声音,让人无话可说。

“请问教授,此火炮可否能发射爆炸开花弹?”安克诚虚心地求教道:“在炮口点燃引线,同时点火发射,应该能够做到吧?”

桑托斯点了点头,说道:“确实能做到,但太过危险。装填火药的开花弹,在炮膛的高压下,极容易提前爆炸”

长身管、高膛压,发射开花弹确实非常危险,郭大靖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想打开花弹,就要用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也就是臼炮。

现在,限于资金和成本,东江镇大量制造抛石机,以替代臼炮,发射带引线的地雷。

而制造臼炮,是郭大靖下一步的计划。毕竟抛石机比较笨重,搬运移动不便,轻型抛石机则射程不够。

臼炮的制造也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哪怕是最简单的筒形,也与后世飞雷炮有差不多的性能。抛射药包、爆炸物、炮筒,就是简易的炸药抛射器。

也不用做成汽油桶那么粗的口径,要的就是轻便灵活,人背着就能跑,架起来就能发射。

没错,郭大靖需要的是类似于后世迫击炮的武器,适合于山林地区使用。

至于明年的金州作战,郭大靖认为,有红夷大炮、重火枪、抛石机、地雷等武器,已经足够建虏喝一壶了。

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武器装备的发展,也要量力而行,统筹规划。

最让郭大靖寄予厚望的,则是重火枪。中者非死即残,射程还远超过弓箭,想想建虏血肉横飞的场面,郭大靖就觉得过瘾。

桑托斯的授课告一段落,炮兵们又开始演练装填发射。郭大靖估算过,差不多要将近三分钟才能打一炮,实在是难以令人满意。

相比于火枪的三四十秒一发,郭大靖并不认为红夷大炮的杀伤效果更厉害。

一门千斤红夷大炮差不多能买三十枝重火枪,而一炮打出去,大丸子能造成多大的杀伤?打一炮的时间,三十枝重火枪都能打出五六枪了。

但这样进行性价比的评估,显然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红夷大炮对敌人的威慑作用。

“郭将军。”桑托斯手捂胸前,向郭大靖施了一礼。

郭大靖拱手还礼,笑着说道:“桑托斯先生在岛上过得还习惯吧,敝岛虽条件有限,但有什么需要,也一定尽力饱足。”

桑托斯古板的脸上微露出笑容,说道:“还好,岛上的生活也没在下来时想的那般艰苦。”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多谢郭将军送的”

手在空间胡乱地划了两圈,桑托斯才想起来,继续说道:“德州扒鸡,非常美味。”

郭大靖呵呵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等有机会,某让人再从山东买,带到岛上。”

“不过”郭大靖话锋一转,调侃道:“桑托斯先生要照价付钱。”

桑托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多谢郭将军好意,等我想吃的时候再拜托好了。”

这个洋鬼子真小气,请你吃就行,花钱就不舍得了。

郭大靖暗中腹诽,又随意地问起了训练情况,并透露出明天三四月份可能要有大的军事行动。

“是野战,还是攻城,或是防御?”桑托斯很认真地问道:“郭将军也知道,加农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最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郭大靖如实答道:“是防御战,大炮架在城头,居高临下轰击攻城之敌。并且,城外也有壕沟工事,作为第一线防御。”

“那就没问题了。”桑托斯说道:“请在战前一个月把火炮运到城上,在下要带着炮兵进行勘察测量,并进行实弹试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