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1章 诗仙名传(1/2)

虽然靳国和胤国仇深似海,

彼此间更是爆发过不止一场国战级的战争。

但自从绍.兴和议之后,

双方停战了十年,

彼此间往来也渐渐多了起来。

于是没过多久,中原剧变的消息也就从北地流传到了大胤这边。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整个大胤都为之震动了!

毕竟靳国和大胤之间的恩怨简直数不胜数,

前有让所有汉人痛彻心肺的延康之耻,

后有让无数汉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岳翼北伐。

可以说对于大胤而言,

论起吸睛程度,

靳国的一些大变故甚至比大胤本身的一些国家大事都要更让老百姓关心。

毕竟最了解和关注你的,往往都是你的敌人。

也正因如此,当汴州城破,中原剧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

所有得到消息的胤人都不禁震动不已,

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怎么也没想到,

那么蛮横强大的靳人,

竟然也能突然出现这么大的变故,吃这么大的亏。

而且这一切还是发生在早已经被他们占据并统治多年的中原腹地,

他们大胤昔日的故都所在。

不但他们大胤的故都汴京城为人所破,

甚至连北靳平南王万颜武褚都死在了这场惊变之中。

这简直是天降喜讯好吧!

而等更多的消息随后传来,得知这一切竟都是跟他们同族同种的汉人所为,

尤其起到主要作用的竟然还是李长青的时候,

不知多少人都沸腾了。

要知道作为大胤这么多年来的主要敌人,

同时也是当年岳翼北伐时的主要对手之一,

万颜武褚在大胤这边可是臭名昭著,凶名远扬,

知名度之高,甚至还要超过当今的靳国皇帝。

而汴州城作为大胤昔日的故都所在,

更是不知多少人心中忘不了的痛,抹不去的疤。

当这两大吸晴因素叠加在一起,

其热度可想而知。

本来如今的李长青就已经不是个小人物了,

即使没有这事,

在大胤这边也早已经是士林传诵,年轻一辈风头最盛的才子之一。

而今这件事再一出,

更是直接助推他的名气再向上一个大台阶,

一举突破了原本的士林范畴,

不知道被多少人口口相传,当做扬眉吐气之事广为传颂,

就连贩夫走卒,寻常百姓都开始知道了他的大名。

套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彻底破圈了!

而相比那些只是道听途说的老百姓,

江湖、士林、乃至官场之中的人们消息显然更加灵通,也更加震惊。

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只看个表面热闹,

他们更清楚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对于能在这潭深水里激出波浪的李长青就更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首先是江湖中人。

因为李玄是跟北地江湖群豪一起破的汴州城,

这件事自然也是最先在北地江湖中传开,

天下江湖不分家,大胤江湖这边自然也就紧跟着得到了消息。

然后大家就都震惊了。

都是在江湖上混的,

哪怕他们混的不是北地江湖,

却不代表他们不知道炎神教,赤焰军,全真道,太行山连环十人的身份,力压这么多江湖巨头独占鳌头,

而且还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甘心颂扬,甚至为其冠上了‘诗仙’的称号?

其实李玄也不是第一次被人称之为诗仙了,

只不过那都是一时感叹之语,

并没有流传开。

但这次他在北地出的风头实在太大,目睹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多。

也忘了是谁首先这么叫的,但大家都深以为然,于是一下子就彻底传开了。

但除了当时亲眼目睹的那些人,

其他不在场的人事后听了,难免会觉得这个称呼未免有些夸大。

得是什么样的人物,才配冠以带‘仙’字的称号?

当然随着这个称号一起流传过来的,

还有李长青在北地创下的一系列的不可思议的壮举。

但正因为太不可思议了,让人听起来都难以相信。

因为荒诞夸张的就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神话传说一样,

不能不信,但显然也不能全信。

谁不知道他们文人最会吹牛批,最能忽悠人了?

诗词文章里一个个都自负惊天伟地之才,胸怀定国安邦之策的。

仿佛只要有贤君明主能重用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