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风霜行(6)(3/7)
“发文给魏公,让他想法子收容一下北面山里的河内难民。”斜靠在温城县衙公房窗台上,听了半日雨落屋檐的张首席忽然插嘴。“然后斟选一下,送一些到此间做民夫,比从后方征发民夫要好许多......汲郡开军市请家眷也无
妨的,可以做。”
几名正在议论的参军、文书立即闭嘴,然后迟疑了一下,许敬祖越过了还在发呆的马围来应声:“首席放心,马上做文书。”
倒是张行,此时察觉到了马围的异样,却没有直接询问,反而继续来问许敬祖这些人:“马分管在想什么?”
许敬祖等人能如何,只能尴尬束手去看马围。
马围回过神来,难掩面上疲惫:“首席,我实在想不通,东都那些人到底为什么不降?我原以为便是我们无法动摇东都根基,可大英总能吧?人家本就是关陇一脉,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东都那边都稳若红山呢?”
张行笑了笑:“其实我倒是想通了一些......”
马围肃容道:“请首席指教。”
那些文书、参军们也都竖起耳朵。
“小马,你在东都住过吗?”张行先行来问。
马围苦笑:“首席说笑了,我这个破落户连河北老家都住不成,谈什么东都?”
“我在东都住过,这辈子怕是都忘不了那段时日......而且有一说一,那段日子竟是人生最惬意的一段日子。”张行语出惊人。“只不过日后渐渐发觉这好日子后面的一团乌七八糟,这才弃了东都。”
“所以他们便怀念大魏?”马围点点头,心下恍然,复又疑惑。“不对,寻常官吏、普通百姓,因为在大魏时过了几年好日子,自然不能依存东都,可那些顶级的关陇门阀呢?也怀念大魏?”
“如何不怀念?”张行不以为然道。“你想想......就拿现在弘农的段威来说,他这辈子最好的光景,是不是跟着大魏一统天下,然后居东都执掌四海那段时日?”
“这倒也是。”
“不止如此的,换个方向想一想,如段威那代人,生在乱世,之前几百年也都是乱世,周遭人多给孩子起个‘世','常'之类的名字,渴求天下太平,然后经历了大魏,现在又回到了乱世,是不是觉得,你们这些人都只是乱世中
的渣子,所行争斗毫无意义,只是在重复之前几百年的旧事而已,反倒是大魏宛若美梦一场呢?”
马围沉默了很久,周围文书和参军都是聪明人,也都默不作声了许久,然后才由这位王翼部的分管代为一叹:“于这些人来说,大魏不止是人生之巅峰,竟也是理想之托付吗?可为何又变成暴魏了呢?”
这次轮到张行默不作声了。
其余人也都见怪不怪......宗师嘛,观想真龙甚至可能是至尊的宗师嘛,还是河北、北地、东境、淮西这么大地盘的世俗统治者,三分天下的地气供养着,打完一仗,有任何奇怪的举动都不算奇怪。
当然,张首席没有那么玄乎,不过也的确在思考前日那一战。
首先是战事升级的问题,
那天打着打着,就战事升级了,不可控的战事升级......黜龙军制造了一个小陷阱,想吃掉一部分追击出来的关西军,而关西军无法承受这个伤亡,于是白横秋就正式出手了,他充分展示出了一个大宗师单人成军的威力,对战
局影响太大了,张行和前军压阵的牛河、魏文达不得不出手。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还要不要坚持这种攻击性的战术?
如果坚持的话,就需要跟之前一样,主动升级战事,可再升级的话就只有摆出真气大了......而如果那样的话,胜负怎么说?
须知道,关西军与黜龙军在修行高手配置上明显错位。
黜龙军没有先发优势,靠的是多年征战自己养出来的大量后发高手,也就是多位新宗师,多位凝丹、八百奇经踏白骑和已经进入军中的第一批强制筑基的青年。
相对应的,关西军有先发优势,所以每个阶段都有上段位的优势,却缺乏后进。
比如说关西军有大宗师,有临界突破的顶尖宗师,也有几位老牌宗师,却没有新宗师;凝丹高手数量双方差不多,但成丹高手却明显比黜龙军多;下面的奇经高手也有,但却没有形成踏白骑这种大规模成建制的部队......伏龙
卫只有百余骑,现在更是因为徐世英的“小把戏”弄得只有几十骑。
但他们真缺奇经高手吗?会不会是散在军阵中,各卫大将军牢牢抓住不愿意撒手导致的?否则白横秋不至于这么轻视伏龙卫吧?
那么一旦开启大阵,双方胜负到底怎么说?
理智的选择似乎应该避一避,只要避过这个冬天,明年再战,黜龙军中的基层修行者数量就会爆发性增加,但那样的话,会不会露怯?会不会让对方产生某种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都要考虑。
除此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浩云菲菲
我和吸血鬼的那些事
我!恋爱剧中的反派男主
道祖是克苏鲁
黑子的排球
都市土地爷
人族镇守使
至尊兵王
最强医神在都市叶辰夏若雪孙怡
混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