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敦刻尔克战役(6)(3/3)

迪特少尉的依据是,他已经通过这里德国坦克的残骸,认出了这是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的部队。

这个时候,高迪特少尉接到了比洛特中尉的消息,马上调转车头朝比洛特中尉的位置赶过去。但是像高迪特少尉和比洛特中尉这种拥有足够经验的坦克手,法国是十分紧缺的。虽然少数技术经验都十分高明的1重型坦克手,取得了十分优良的战绩。但是大多数法国坦克碰见德国的装甲集群还是一触即溃。

在西面装甲集群和法国的装甲部队,两者之间的坦克大战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东面博克将军的集团军群对比利时王国的军队,也加大了打击的力度。比利时王**队的顽强抵抗,一直让集团军群无法全力的有效配合装甲集群,围歼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现在集团军群已经不准备再把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

英国皇家海军虽然暂时被德国空军所阻止,无法靠近敦刻尔克港的海岸。但是见到本来已经陷入绝境的的英法联军,在英国皇家海军出现之后,看见了新的希望,焕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致使东面骷髅师和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进展甚微。

为此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上将下令,必须让比利时王**队在一天之内投降。第六集团军司令冯.赖歇瑙上将和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冯.屈希勒尔上将,接到命令。立刻将所有部队,投入到了围歼比利时军队的战场,并且粉碎数次比利时军队企图突围的企图。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比利时王国的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已经准备投降了,早在5月25日,利奥波德三世就投降的事宜在政府官员商议。在国王的大本营里,举行了一次国王和包括首相、外交大臣在内的3个阁员的摊牌会议,他们最后一次劝告国王自己不要投降,做德国人的俘虏,因为他如果这么做,“就会落到像布拉格的哈查那样的地位”。他们还提醒他,他不但是总司令,还是国家的元首。可以在流亡中继续抵抗。

到5月27日,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比利时军队已经陷于绝境,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他们为了使英法军队可以脱身向南突围,曾英勇地同意延长自己的战线。比利时军队虽顽强奋战,但是所延长的战线还是迅速崩溃了。利奥波德也没有得悉关于戈特勋爵在5月26日已经从伦敦接到向敦刻尔克撤退并尽量挽救英国远征军的命令的消息。在5月27日中午12时半,他曾打电报告诉哥特,他马上就“得被迫投降,以避免崩溃”。但是这位英军司令官正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时常在移动,因此没有接到这个电报。他后来证实他是在5月27日晚上11时以后不久才第一次听到投降的消息,发现自己“在伊普莱斯和大海之间突然面临一个20英里宽的缺口,敌人的装甲部队可以通过这里到达海滨”。至于国王的上级军事指挥官魏刚将军,则是在下午6时以后从法国驻比利时大本营的联络官发来的电报中得到这个消息的。他后来说,这个消息对于他“像晴天霹雳,事先一点也不知道”。

比利时人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条件下顽强作战的情况,在德国空军轰炸下,或者当德国装甲部队企图截断他们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屈服过。对于这次战役中其他一些盟国部队,就不能这么说了。比利时军队坚持了18天,如果他们没有同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的北部军队一起陷入重围,他们本来是可以支持得更久的,何况陷入重围并不是他们的过失。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