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1)(2/2)

乎等于去自杀。只有在夜间让滑翔机直接降落在要塞顶部,才能成功地夺取要塞,因为不测的进攻时间和独特的进攻方式,能使他的行动出敌不意。为了提高攻击初期的突袭效果,他计划在攻击之前不实施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

根据这些设想,科克率领他的部队从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用半年时间,在靠近捷克旧边界的格拉芬弗尔训练基地,进行了为适应这次作战的极其艰苦和严格的训练。训练先从理论课开始,并利用沙盘和立体模型等形象教具施教,由于希特勒曾要求预行演习和训练要绝对保密,泄密者一律处死。因此,突击部队在希尔德斯海姆空军基地在刚组建起来时,就与外界隔绝了。这里没有休假,不准外出,为了绝对保密,尽管士兵们都对要塞的内部工事设施了如指掌,但要塞的名字却直到所有训练结束后才告诉他们。继理论训练之后,开始了不分昼夜、不拘好坏天气的外场训练。到1939年圣诞节后,他们就以苏台德地区阿尔特法塔的捷克要塞作为假想目标进行实兵演习了。

计划最后明确后,科克又利用模型反复演练达12次之多。所有的战斗组都乘滑翔机在狭窄场地上几次练习了夜间着陆。为减少滑翔机的滑跑距离,在滑翔机的滑橇上缠上了带刺铁丝,着陆时后面还可放出小型减速伞。起初,伞兵全都分配在突击埃本·埃马耳要塞的分队里,后来科克又给每个攻桥分队分配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伞兵机枪班。为了能摧毁坚固的混凝土地下掩蔽体,还专门研制出一种50公斤重的锥孔装药炸药包。

基于安全原因,科克冲锋队是被分散在莱茵河附近的几个地方驻扎,直到接到命令才开始出动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和3座桥梁。初步命令是在5月9日收到,命令分散的部队移动到预先安排地区集中,其后不久,第2个命令到达,通知突击队黄色方案是在5月10日早上5时25分开始。

行动开始之前,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将他的部队分成4个小分队。花岗岩集团,由鲁道夫·维茨希中尉指挥,由85人分乘11架滑翔机,其任务是攻击和占领埃本-埃美尔要塞;钢铁集团,由古斯塔夫·奥特曼中尉指挥,由90名士兵分乘9名滑翔机,将攻占费尔德韦泽尔特桥;混凝土集团,由格哈沙赫特少尉指挥及共96人分乘11架滑翔机,将占领弗龙霍芬桥;烙铁集团,由马丁·沙克特少尉指挥,共90名人分乘10架滑翔机,将攻占戛纳桥。

早上4时30分,在科隆附近2个机场的容克式运输机大队起飞,拖拽着42架滑翔机飞向蓝天,在容克式运输机的里面承载着,这次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突击队。包括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在内的493名空降部队士兵,平稳地向比利时飞去。

“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上尉,已经到达比利时上空!”50分钟之后,容克式运输机的机长说道。同时还在密切的关注地面上的情况,并且通过信号灯向周边的飞机发出信号!提醒周围飞机已经抵达比利时上空,因为为了怕比利时人发现,这些飞机都保持了严格的无线电静默。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上尉,猛然睁开眼睛,果决的说道:“放下绳梯,准备作战!”

“是,长官!”突击队的队员们立正道。

随着容克式运输机的舱门被打开,狂风灌进机体之中,突击队的成员背着降落伞勉强顶住狂风的吹袭。放下了二十米长左右的绳梯,开始一个接一个的顺着绳梯,爬到下面的滑翔机上面。这个时候的飞行员们也在尽力的控制飞机,希望飞机可以更加平稳一点,让突击队的成员可以安全一些。当所有的突击队队员和滑翔机的飞行员都安全的到达滑翔机的时候,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上尉向头顶上的容克式运输机摆了摆手,表示可以放下缰绳了。容克式运输机的机长也挥挥手,意思是,祝你好运!

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中,容克式运输机放开二十米长的空中缰绳,这被认为是足够高度让滑翔机降落在3座桥梁和要塞顶部,并保持着陡峭的俯冲角,以进一步确保他们正确地降落。

这个时候,整个行动就只有靠斯特姆·科克大队自己了,在两千米的高空中,随着突击队队员们一起从运输机爬下来的滑翔机飞行员们,开始成了这次行动的关键因素。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