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闪击波兰(3)(3/3)

千五百万,其中真正的波兰人只有二千二百万,其余都是日尔曼,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犹太等少数民族,他们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压迫。

除了依赖同盟国法国以外,波兰人在德俄两**事力量积弱的时候,花了太多时间去梦想侵略的机会。有人想突袭孤立的东普鲁士和上西里西亚;另外还有人想采取最短的路线夺占柏林。当德国在东普鲁士和奥得-瓦尔塔盆地中已经建立了要塞工事,而且以后又开始再武装之后,这种梦想也就应该归于幻灭了。可是波兰的政客与军人,依赖法国人在西线的军事压迫,他们心中仍然死抱着这种妄想。上述部署从最初阶段来看,当然是代表防御思想,不过也可以判断他们的意图是设想一旦法国的援助生效之后,马上就可以转守为攻了。

此外,波兰的参谋本部也缺乏自己的军事传统,那是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成形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波兰人的天性也是乐于攻击而不擅防守的。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在波兰军人心中,依然怀念其往日的光辉,至少也有这种下意识。我曾经看过利兹-斯密格雷元帅的一张画像,那是以波兰骑兵的冲锋为背景的。反过来说,新成立的波兰陆军又是接受的法国教育。因为自从一九一八年以来,法国的军事思想一直是以静态战争经验为基础,所以当然很难使波兰人获得作战速度与机动的观念。这一切的一切,造成了现在波莫瑞集团军的困境。

在反攻失败之后,波莫瑞集团在也没有组织出有效地抵抗。反之就是德国的攻击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在 第三和 第四集团军的强力攻击之下,波兰波莫瑞集团军的反抗显得是那么微弱,到了晚上七点的时候,就连博特诺夫斯基自己都知道自己的部队在那里了。

9月6日凌晨,博特诺夫斯基呆着剩下的三万波兰军队投降。

英国和法国已正式向德国宣战,声明要援助他们的盟国波兰,但当德国真的对波兰展开攻击的时候,英法却无动于衷,西线出现了惊人的平静。德国的老百姓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争"。在西方,人们也很快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假战争"。正如一位名叫富勒的英国将军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希特勒消灭了。"

对这种情况,德国人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在8月中旬,曾详尽地估计了一旦德国进攻波兰时,西线方面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他认为法国"多半不会"采取攻势。他相信法国绝不会"不顾比利时人的意愿",假道比利时出兵。他的结论是,法国方面会继续采取守势。9月7日晚上,他还记下了希特勒那天下午同陆军司令勃劳希契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他们认为,西方的动向尚不清楚。从某些迹象来看,英、法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

"法国内阁缺乏果敢的气魄。英国方面也开始透露出在进行清醒考虑的迹象。"希特勒正是出于这种估计,过了两天就发出了 第三号作战指令,命令作好准备,让陆、空军部队从波兰调往西线。但是,不一定就打。要求部队严阵以待,即使在英国和法国迟疑地启衅之后,"我军地面部队或飞机,每次越过西部国境,以及对于英国的每一次空袭,都必须有我的明确命令"。

按照法国和英国对波兰作出的保证,英国的保证是泛泛的,一般性的。但法国的保证是明确的,具体的。1939年5月19日的法波军事协定明确规定,法国方面将"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不出三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发动攻势"。如今,总动员令已在9月1日宣布。条约还进一步规定,"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 第十五天,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