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7章 帝王没有怜悯-下(1/2)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

史书之记载,或可参考。然而如始皇隋炀般的人物,谁不是毁誉参半?谁又能漠视其丰功伟绩呢?

那万里长城,自秦至明,庇护华族岂止千年?征发役夫,苛政亡国?燕雀又安知始皇心中的远见卓识?

那京杭运河,自隋至今,沟通南北得利半个华夏!三征高句丽,打压阀族?鼠辈又岂明炀帝乃是护华族之江山?

是非功过,唯民自知,唯华族子民自知。

哪怕韦珣如今已经满手血腥罪恶,因他而死之人已是千万计,堪称史上第一人,然而奠定的确实华族的偌大生存领土。

数年前一个法国记者采访韦珣的时候问道:“皇帝陛下,南亚因你而死亡的已超千万人,您是否会感到寝食难安呢?”

“一切事情都有因果,一切作为都有报应。”韦珣先说了一句模糊的话语,然后转换语气说道:“基督世界有着基督圣母,有着诸多神明。但这里是华夏,我华夏亦有漫天神明,有着昊天大帝,有着后土娘娘,朕身怀华族血脉,自是受上天庇佑之存在。”

韦珣对于自己所作所为的因果报应,的确是满不在乎的。

若神明真的存在,韦珣也丝毫不怕。

他所作所为,三皇五帝,十殿阎罗,八方神明,乃至三清,谁能言其错?

杀孽?罪恶滔天?

呵!

待到他瞢于床榻,真要是下到黄泉见了十殿阎罗,遇其审判,韦珣都能闻一句:“汝等敢判朕之罪?汝等敢问朕之罪?”

帝王之罪,可因其苛政,可因其荒政,可因其诞政,可因其嬉政,亦可因其乱政、废政。

从未听说过一个为华族开辟万万里疆土,善待子民同胞使民族繁衍强盛,振兴百业使万民仓禀实知利益得教化的帝王会有罪的。

这就是韦珣现在依旧整天能吃嘛嘛香,舒心少梦的底气所在。

心理压力?压根就不存在。

无愧于先祖先贤,无愧于此方恩养了他的神州大地,从何说起的心理压力呢?

内阁那几个内心柔软的家伙,多次觐见希望韦珣缓和一下新得领土的肃清国策,免得背负骂名。

多番呵斥无果之后,韦珣直接发问道:“汝等欲得劝谏之功乎?汝等欲为华族罪人乎?”

然后更是直接将高层唤到元山,直言:“吾辈如今已立万世未见之功绩,如今吾辈要做的不仅是守住这新华夏的千万里江山,吾辈要做的还有为子孙背负那万世之绯语!”

“昔日商亡周立,华族辟土万里,西至群山戈壁,南至海滨之极,东至**,北至阴山,逐生民何止千万?如此方得我华族九州之地!”

“吾辈已辟地若三倍九州,何其幸载!若为一时之怜悯,得汉、唐、明三朝之亡于夷狄之祸?归于九泉之诸位,安乎?”

“吾辈或得千古残忍之评价,可江山还在,我华族子民还在,他们及其子孙皆被吾等荫泽。”

“得如此之责任!得如此之骂名!何其荣幸?”

“可汝辈却胆怯了,为了史书区区不过几字之贤名,为后世为人援引之劝解典故,便横生私念!”

“今日召汝等于元山,若有不服朕之策者,着允归田隐居。”

这是韦珣难得文绉绉的和这群高层说一番话,也是韦旭开国以来说过最重的话。

打那之后,内阁再无一人敢就“怜悯异族”一事劝谏韦珣。

实在是帽子扣得太大了,今后若是再劝谏,若干年后异族复起,他们劝谏之功就变成了误国之罪。

汉虽亡于晋,然羌狄夷蛮匈之边患确实积年成灾,连累了帝国大厦崩塌。

两晋之后五胡乱华之惨烈,汉家男儿仅剩数百万,何其悲痛?安得异族怜悯?

唐虽亡于藩镇,然若无若干都护府,又何有唐朝盛世?后又五代十国之纷争,安得异族怜悯?

至两宋,金、辽皆立国,亡于崖山,十万人齐蹈海,崖山一战天下亡!悲乎?痛乎?可见得异族怜悯?

再至明,莫有后金,天下无非换了个姓氏,却也是我华族江山。然鞑虏窃据神器,奴役万民,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广州!湖广!四川!何处未有尸骨!

这些何止一例?何止一次?哪次不是尸骨数以百万计?哪次不是?

怜悯,向来都是自己吞下苦果。

况论那基督世界又有什么怜悯可言?无非几个标榜道德的人物声援一番,当真以为其是为自己鸣不平?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惨案,南洋百余年、北美数十年、旅顺、南京、济南以及若干并不知名的惨案,汝等何见丝毫怜悯?

诸多异族,连其同色同信仰的波兰都没有什么怜悯,何况我们这些异族眼中的异族呢?

他白头鹰可以窃占北美南美多族之乡土,华夏焉何不可?

······

大国交兵,弱国颤栗。

值此风云激荡之大时代,值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