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百七十三 他什么都很斯国一!(求订阅~)(2/5)

!!

井上冷汗要下来了。

这是招待不周的意思还是觉得我在糊弄啊?!

卧槽!

遇上了一个行家?!

义太夫三味线,一般都是给净琉璃伴奏的。

所谓净琉璃,其实就是人形净琉璃,

简单来说,就是木偶戏,或称傀儡戏。

属于一种文乐,一种由三人分工操作的一种说唱曲,吟唱曲,或者说是戏剧说唱,是与歌舞伎,能戏,狂言并称为霓虹四大古典舞台艺术的戏剧。

当然了,属于霓虹特有的感觉。

这戏剧多少带点阴间。

本身霓虹恐怖民间故事中,鬼娃娃的故事就很多,而且相当有名。

但见到井上似乎真想去把娃娃搬来,李文音便赶紧阻止。

甚至微不可察的打了一个冷颤

好家伙。

真演起来。

多少掺点灵异啊!

一个面容诡异的鬼娃娃在你面前蹦来蹦去,还有人开始配音。

一佑~~~~

义乌!!

哟~~~~~

嚯嚯!!

就大概这种非常阴间的吟唱(嚎叫)。

“哈哈,没事,不麻烦了。”

李文音笑了笑,开始转移话题。

看向旁边的和服女子,李文音用霓虹语问道。

“可以给我康康吗?”

女子点了点头,低下头,将三味线摆在李文音与自己的面前,向前一推,旋即将拨子也放在琴的旁边。

李文音拿起三味线,用拨子轻轻弹奏了两个音。

“嗯,果然是本调子。”

不得不说,三味线还真挺好玩的。

起码,义太夫三味线和三弦还是相差较远的,如果是用的冲绳三味线,调个音后,和大小三弦几乎没啥差别了。

李文音有样学样的试了试音准。

本调子的定弦很简单,c-f-c。

而指法上显然看起来一样,可因为定弦与演奏方式的问题,并不能完全的与常规弦乐并未一谈。

甚至并不规律。

二弦比一弦高五个半音,属于四度关系,而三弦比二弦高七个半音,属于五度。

小提琴的定弦,前面一根琴弦的一把位四指音,就是下一个琴弦的空弦。

三味线明显不太规律。

但想弹出调子,对李文音来说没多难。

甚至完全不需要考虑什么音啊调性啊之类的。

凭借这超强力的耳朵,以及钢琴练就的强悍层次感,很轻易的就弹奏出了带有和声的邦乐小调。

很简单。

记住五声音阶就好。

只不过,华国的五声音阶是全音,丢弃了4与7的半音,五个全音显得端正大方,气势堂皇。

而霓虹邦乐最常用的中山调式,即为13467。

丢了俩全音,要了俩半音。

半音差的音一多,再加上这三度的跨越

这就是家乡小调的灵魂

“斯国一。”

井上是真的没想到李文音居然也会玩三味线。

要知道,三味线的种类是太多了,定弦的方式也不止一种,太复杂了。

本调子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定弦的音,和霓虹人的道德底线一样的。

可上可下。

不是没有底线,只是道德底线非常的灵活而已。

“其实这很简单”

李文音摇了摇头,笑了笑。

粗浅的弹奏一段即兴看起来很忽悠外行,但其实并不难。

哪怕是学生,在学校的乐团里混一段时间,大多数的乐器也都能会那么一点基础的知识与常识了。

“那太好了,看来李君对我们霓虹的民间艺术非常了解。”

井上颇有一种自豪感,便继续赔笑的问道。

“李君,晚上,东京有一家很有名的能戏团要来演出,要去看看吗?”

你说啥?

李文音心里一突突。

能剧?

说实话,这玩意,李文音确实能看懂,也能说个五六七八。

但欣赏属实有点不太行。

虽然道理我都懂

但每次观看的时候真的觉得,这音与音之间,完全没出现过“和谐音组”,不和谐的感觉溢满舞台。

演员戴着油光的面具--能面,打扮的像是历史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再配上“舞”与“谣”

讲述的故事,还都是以灵异为主的超自然故事,英雄,幽灵,女人,孩子等等

能戏,重要性在于一种稀有美学范畴中的“仪式”与“暗示”。

而且,能剧演员对自己心爱的面具非常的看重,甚至是一种朝圣般的感觉,面具分为男女老幼灵鬼,他们相信每一个面具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