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百二十四 这一刻,李文音喷的像个战神!(求订阅~)(2/3)



李文音一瞬间甚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一般。

不得不说网友脑补的逻辑性挺完整的,就是这个逻辑错了。

【快别逗我笑了,圈子排外?都t快手把手教你了,咋的还需要别人亲自把饭喂给你嘴边吗?!你自己不去了解,怪别人排外?】

【自以为是的东西!我寻思没哪个艺术是排外的吧,不都是你愿意去入门,愿意去学习欣赏,圈子就自然而然的向你开放了吗?门都特么打开了,你自己不进来,还在那说门里面有牛鬼蛇神,自己吓自己?那特么怪谁啊?!】

有时候,这样的言论倒是有很多。

平时吧,李文音真不愿意挨个解释,没必要,而且没那个精力。

但今天赶上了李文音打算一起喷!

其实很多圈子都是一样的。

隔行如隔山,总会将圈子的门槛想的很高,把圈子里的人想的很高冷,很优越。

但其实这只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的圈子,无论是摄影,绘画,舞蹈,音乐。

或是轮滑,滑板,跑酷,极限运动等等。

看起来圈子很远,很难进。

但其实,你只要有兴趣,慢慢的学习,慢慢的欣赏大神的作品,总是可以与圈内的人接触,圈子也远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冷。

只要你不乱装b,基本很少会有人排斥你,相反,其实很多难以入门的圈子,对萌新其实是非常照顾的,甚至你想去主动学习什么知识的时候,还会有大批的热心前辈来教你,让你少走弯路。

但是,总有一些人,自己懒得去学,自己懒得去理解,却只觉得是圈子排挤自己,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好像全天下都必须围着他转一样,只要他不知道,那么东西就不是真实存在的。

继续向下看。

【一帮老臭酸,还捧着祖宗的臭脚觉得高大上呢啊,落后就要挨打,啥文化不需要创新?】

李文音上去就是一段留言。

【祖宗的东西不高大上吗?这么多年不是精华能流传的下来?即使是那些糟粕不也能反向思考,以此警醒世人吗?小学学的祖宗让你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就这么下饭?一口气三大碗就着饭就全吃了?】

【戏曲发展到这样,发展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很多人的审美与需求,不然能活这么久?现在确实是需要顺应潮流去创新,但创新是让你颠覆的?】

很快,这名网友上了线,一点都不怂的开始与李文音讲起了大道理。

【是是,你懂你懂,就你们这群自诩为专业的人,看不得人家好,打压人家的创新精神,传统文化才得不到发展的,人家外行怎么了?人家至少付诸行动了,你呢?】

【快闭嘴吧,传统文化怎么没得到发展了?那么多顶尖大学的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那么多人才都还没出声呢,你就在这危言耸听咋咋呼呼了?你在这担哪门子心?】

【知道国家的扶持计划吗?知道业内一篇篇极其具有实践意义的论文吗?知道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吗?人家那边尽力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回过来是不是还得防着你们这种拖后腿的人?然后还得把那些网红抹黑了的文化艺术重新洗白?】

【求你们快歇着吧,你抹黑容易,恰钱容易,再想扭转传统文化艺术的印象的难度简直就是超级加倍加地狱模式,就这种所谓的创新,都t把桌子掀了,不叫抹黑?】

李文音长叹一声。

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创新民间艺术的路上,最困难的地方,还真不是学术上的东西。

不是说只能靠他李文音,传统文化艺术才能发扬光大的。

音乐界,从来不缺天赋清奇的人才。

最困难的,反而是那些打着“民族文化创新”旗号,实则牛头不对马嘴恰烂钱的网红!!

他们拿着民族文化创新,以及刻意卖弄的“商业点”来获取巨大的流量。

但内容,却早已面目全非。

这其实就是一种“伪知识”,只不过毒害的不是人,毒害的只是被网红拿过来当印钞机使的真正的传统文化!

就像是这种夹着鼻子卖萌卖sao唱歌博眼球的网红,却打着“黄梅戏”的名号圈钱。

如果真的没人站出来说话

那么这么巨大的流量,是否会让很多的人觉得。

“这就是黄梅戏,黄梅戏就是这个样子的!”

长此以往,很多人被带歪,人再把别人带歪,一代传一代。

这样可怕的流量,造成的影响本就是极其恶劣的!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民族艺术”这种事来说

最大的阻碍,反而是这群扯虎皮拉大旗的网红,与不明就里便跟风的网友们。

什么东西,都是破坏容易,修复难。

当一种错误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推翻再重建观念,总比在一片空地上新建要来的困难得多,这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