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百三十七 最后一站!维也纳音乐会开始!(求订阅!)(2/3)

乐的艺术性,复杂性,立体性,令无数科学家为之着迷。

“快看!我的天!是菲兹数学奖的得主,数学家泰勒女士!”

“哦!嘎!这是前年才获得费米奖的物理学家,霍克曼先生!”

“天哪,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特斯拉的总裁吗?!”

音乐会才掀开一角,这些来宾的身份便已经让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些观众们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非常绅士的走入会场。

其中,正好就有今天白天刚刚赶来,甚至还未倒时差的邓振华先生!

整个音乐会的b格,被这群观众们不同寻常的身份骤然拔高。

闪光灯不停的闪烁着,激动的电视台记者对着摄像机介绍着此次的盛况。

而其中,央视记者也赫然在列。

央视的音乐频道,依旧是对这一次音乐会做着实况转播。

户外主持人肖欢对着镜头介绍道。

“观众朋友们你们好,维也纳之城,今晚便要举行一年一度,盛大无比的古典音乐节!在我们身后的,便是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对着身后富贵堂皇的大厅比了一个手势,肖欢的脸颊也泛起一抹红晕。

“而我们华国著名的小提琴钢琴演奏家,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李文音先生,今晚便要在这里进行表演!”

镜头一转,一些熟悉的面孔正在进入大厅之中。

“可以见到,今晚的观众们,汇聚了无数各界的知名人士,明星,企业家,科学家!”

肖欢举着挂有央视标签的麦克风说道。

“这不仅仅是一次古典音乐的盛会,更是我华国文化,华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标志!”

肖欢说话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大。

不远处,一家欧洲媒体记者听到了肖欢的话,眉头微微一挑。

也并不是很顾忌有央视记者在不远处,只是向远处挪了几步,便对着镜头笑道。

“今晚,维也纳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将依旧在金色大厅举办,与以前不同,这一次的盛会,有华国的音乐家演奏家参与!”

说到这里,这名记者露出了一个惋惜的神色。

“不知华国的音乐家们,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我很期待!”

虽然嘴里说的很客气,也很官方,但记者的目光之中,明显带有不屑。

欧洲是什么地方?

古典音乐的起源地!

几百年里,这里诞生了无数的音乐大师!

反观华国,厉害的演奏家倒是有几个。

但从未诞生过具有宗师级别影响力的古典音乐作品家!

提到古典音乐,就算什么都不懂的人,也能想到贝多芬。

但你问华国有什么古典音乐家?

恐怕只有古典乐迷能告诉你吧!

这名记者只是个记者,对于古典音乐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李文音这个人。

但基于对金色大厅的信任,还是没有将话说的太满。

毕竟,虽然这几年金色大厅的演出人员开始出现各种牛鬼蛇神,甚至只要有钱,随时都可以镀金。

但毕竟在这种正统严肃的古典音乐盛会中,还是不会有人搞这一套的。

这名记者的现场连线,明显让不少刚吃过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国外观众们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华国?华国那个地方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怎么可能出古典大师?!”

“我倒是没什么感觉,不太了解,但华国毕竟挺大的,出几个大师我觉得正常。”

“华国不是在改革开放吗?开始搞音乐了也是正常的。”

“估计是不太行,我看过华国的电影,好像是什么《秋葵打官司》,华国很落后的!”

“是吗?我也看过那个!获得威尼斯电影奖的对吧!”

“对的!华国社会问题严重,民众受到压迫,而且看起来经济都没建设好,哪里有能力去搞艺术?更何况是音乐,乐器这个可不是谁都学的起的!”

“哼!金色大厅也堕落了,这个年代,反正是个人都能上去表演一次!”

“反正看看再说吧!”

欧洲的普通民众们,对华国的了解并不深厚。

信息的来源,基本都是源自于官方,而很显然,不少西方的官方,在报道华国相关的新闻时,会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而普通民众的思想

实际上,很多华国人有时候遇到这些外国人们,主观的偏激与傲慢,都会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似乎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人可以无知到这个样子。

观众们也入场的差不多了,便来到了演出人员们的入场时刻。

面对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他国陌生面孔,很显然,周围围观的人群们失去了兴致。

但有些音乐相关媒体报刊的记者却仿佛见到了上帝一般,摄像机闪光灯闪烁的频率变得更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