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乡绅之乱(2/3)

还是由各自统领,并且朝廷还会给予诸位团练使的官职。”

听到团练使时,甘春桥顿时心中一动,说实话,一两万亩土地在他看来都是小事,要是能合理合法的拥有属于自己的看家护院的武装,这才是当下他最需要的。

看到八旗军不堪重用,清政府统治者在无奈之下,就想出了一个方法:用汉人镇压汉人起义,也就诞生了清朝最初的团练制度。

团练制度实际上就是由全国各个地方组建的地方武装力量,实际上就是一种民兵组织。

在清政府号召推行团练政策之前,各个地区的地主乡绅就利用自己的财富,吸引了一大批乡民,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因为如今的很多农民起义第一个打击的目标就是地主乡绅,地主乡绅们也就花钱养着这些武装力量,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虽说红旗军光复一个地方时,会出动兵力剿灭或者招抚解散当地的地主武装,但也只能是流于表面,某些地主藏着掖着的武装,就只能留待驻军和民兵慢慢对付了。

不过好在如今团练制度还没兴起,而红旗军占领地方的地主武装力量也不是很多,留守的驻军和成立的民兵倒是足以应对。

甘春桥想了想后说道:“不瞒余兄,我府上确实有三百乡勇,但就算全县的乡勇加起来也不及匪军一半吧,仅凭这点人马想要成事恐怕很难。”

“这点我也知道。”余钰点了点头后说道:“不过甘兄,说句不好听的,既然朝廷官兵就要来收复重庆了,但真到了那时,我等变卖家产,编练的乡兵,还有何意义?依我看,不如择日咱们就派人赶去县城,打探一番,顺便联络城中乡绅练勇,以为内应,趁朝廷兵马将至未至,城中匪兵心中必然惊惶,加上占城未久,必能一举攻破!那时,才能让朝廷看到我等的重要性,甘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见甘春桥还是有些犹豫,余钰便加了一把火说道:“只要荣昌一破,朝廷兵马便可畅通无阻的进入重庆,那时,这平叛的功劳簿上能少的了你我的名字?”

甘春桥闻言想了想,随即咬了咬牙应承道:“余兄说得有理,如果乱匪势大,恐怕再无我等的出头之日了,索性便拼上一把,我这里有家父在世时在各地的至交好友名单,他们都是城内以及各地有名望的乡绅,忠于朝廷,可以联络共聚义事!”

“好!”余钰闻言顿时一喜,连忙说道:“甘兄可去先行联络,然后等我消息,我去联络一下永川的乡绅,时机一到,咱们便打乱匪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加官进爵,共享荣华富贵。”

于此同时,重庆各地的乡绅地主也在一只幕后黑手的推动下暗中骚动了起来。

..........

重庆府,巴县。

左春来连夜快马加鞭的赶回来后,顾不得休息,连忙找来石开文问道:“形势如何?”

“左师长放心,各地的情况都在掌控之中,并且我们也在暗中推动了一把,那些摇摆不定的乡绅地主也逐渐上钩了。”

石开文带队加入情报部后,刘阿蛮便把重庆这里的情报交由了石开文负责打理,因为汉留组织的庞大关系网络,使得石开文在这里可谓是如臂使指。

左春来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想了想又问道:“可知叙州、泸州两地的兵马到了何处?”

石开文闻言连忙找来一张地图,指了一个地方后说道:“目前清军的两路大军已经合兵一处,共计三万人马,现在驻扎在泸州府的嘉明镇,应该是准备与各地的乡绅地主来个里应外合。”

“三万人马?”左春来闻言顿时眉头一皱,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石开文见状连忙解释道:“其中大部分是叙州的清军,泸州的清军早在纳溪一战中损失殆尽了,叙州那里除了有守备兵外,还有负责盐井安危的驻军,这次自流井那边至少也出动了一万余兵马。”

“行,我知道了,密切注意各地的动向,待我大军准备妥当,便一举清洗了他们。”听到外面有三万清军虎视眈眈后,左春来心里也是发了狠了。

左春来原本的打算是慢慢和那些乡绅地主玩,直到把各地的乡绅地主榨干净了为止,可如今看来只能快刀斩乱麻了。

听说左春来回来后,顾德全也找了过来:“这次回去感觉如何?”

“军师似乎不担心?”左春来没有回答,而是有些好奇的反问道。

顾德全闻言笑了笑,道:“仅凭各地的乡绅地主,顶天了能有一万乡勇,还是分散道各地,如今我们兵强马壮,这点动乱有什么好担心的?”

说着,顾德全摇头笑了笑接着说道:“其实大帅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杀鸡儆猴而已,毕竟接下来我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可能就没那么多时间来细心的打理各地了。”

左春来闻言顿时恍然大悟,随即又有些疑惑的问道:“可为什么是重庆呢?”

“除了时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顾德全闻言笑了笑说道:“重庆地控长江,是四川腹地与江南沟通的枢纽,不仅四川腹地的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