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论个功,赐个婚(2/3)

于司礼监这几位来说,名义上是要跟皇帝站在一线的,但又岂能看到“朝堂混乱”?

李荣打量萧敬一眼,道:“克恭,有些事不该咱去思索的,就别动那脑筋,你替建昌伯做事最多,此时可不能乱了心性,你明知陛下希望看到如何结果的。”

萧敬一怔。

他也不是蠢人,若是皇帝能借张延龄取得战功的事,狠狠惩戒一下文官,对于皇权的稳固不更加是好事?

作为皇帝身边司礼监的太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是,是。”萧敬年老持重,自然也就不会去跟李荣争什么。

……

……

坤宁宫内。

朱佑樘将好消息告知妻子之后,此时正怀抱着张皇后,在极力安慰委屈而哭泣的妻子。

“……陛下,臣妾都说他们是在恶意中伤,您还不信,你看看现在……是延龄的错吗?那些人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不但朱佑樘觉得扬眉吐气,连张皇后也终于可以挺直腰杆。

大明外戚之家,本来老张家已属于上不了台面的,被人各种贬损讽刺,说的好像大明外戚之家以他张家最为不堪。

但一夜之间,似乎已乾坤颠倒。

张延龄突然就把老张家的门脸给撑起来,让他这个当皇后的把胸中窝囊气给发泄出来。

朱佑樘道:“皇后啊,朕就说了,朕是相信延龄的,他给朝廷做了那么多事,有必要去虚报战功?这根本不符合常理,只是那些文官非要纠缠,朕也是不厌其烦,朕准备明日在朝堂上,好好斥责他们一番,让他们莫要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文官成了小人,而张延龄成了君子?

当皇帝说出这番话,他都觉得这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到了风水轮流转的时候。

张皇后擦了擦眼泪,目光楚楚望着丈夫,道:“陛下,您准备如何赏赐延龄?”

朱佑樘笑道:“朕准备给他加官进爵,先让他做建昌侯如何?”

张皇后道:“以他如此的攻击,只是封侯吗?”

朱佑樘面色也有些为难。

说是可以给张延龄封公爵,但问题是张延龄的功劳只是跟前几十年相比很出彩,但若是跟明朝初年蓝玉、汤和等人出征草原的功绩相比,甚至跟那些靖难的功臣相比,则显得不足。

“也不是说不可以……慢慢来吧。”朱佑樘也不知该如何跟妻子解释。

张皇后也没有太勉强丈夫,但她还是据理力争道:“封侯是应该的,毕竟鹤龄也是侯,但还不足够,应该为延龄的婚事着想了,他到现在都还没开枝散叶,是不是该给他赐一桩好的婚事?”

当姐姐的,还是很关心弟弟的家务事。

现在老张家最担心的,还是张延龄无后的问题。

你再多的风光,没人给你继承,你随时挂了,那你争取来的东西不就戛然而止?

现在业你立得差不多,也该把家给安稳住。

朱佑樘没想到妻子会替小舅子的婚事,愣了愣道:“之前他跟德清皇妹的事……好像没下文了。”

“那陛下不妨就从朝中文臣中,挑选德才兼备的淑女,嫁与他为妻,作为赏赐。”张皇后不依不饶。

朱佑樘一瞬间好像明白了妻子的想法,他道:“皇后,你是不是想说,延龄在朝中遭遇到那么多的阻力,是因为跟文臣的关系不善,想借此机会改善他跟文臣的关系,以后再遇到什么事,也能有人为他说话?”

张皇后道:“臣妾的确是有如此想法。”

朱佑樘点点头。

小舅子现在不管做事正确与否,朝中人都对其说三道四,文官俨然把张延龄当成敌对势力。

让互相之间减少隔阂的方法,联姻是不错的选择。

以前是不想让小舅子跟文官走得太近,为的是挟制文官,但现在看起来,张延龄已经把文官压到喘不过气来,联姻与其说是让文臣照顾一下张延龄,还不如说是让张延龄看在跟文官有姻亲关系的份上,平时朝堂上放那些文官一马。

朱佑樘道:“可惜这贸然之间,从何处给他找合适的人选?官职低了,效果没多大,官职高了……一时难成事。”

张皇后微微蹙眉道:“臣妾之前听闻,有曲阜孔氏子孙到京师时,似曾跟朝中大员商议过联姻之事?”

朱佑樘闻言哑然失笑。

当皇帝的,怎会不知李东阳是有多疼惜那小闺女?

当初孔家想跟李东阳谈婚事,李东阳百般阻挠,甚至后来张延龄有机会让孔家万劫不复,李东阳作为有谋略之人都没出来为孔家说话,其实不就是为了能避免让女儿嫁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