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京城流言(1/2)

时间匆匆,五月转瞬即逝。

东凉太子如约赶回东凉,自此唐英与他的事总算告一段落。程月棠常青山的能力丝毫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杨越遥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老皇帝。

出人意料的是,杨越遥似乎并没有打算把这件事捅到皇帝面前,自禁足以来当真从未踏出府门半步。

而金州传来消息,单婉婉接受了杨越遥所请,来京城小住。其中深意,耐人寻味。饶是程月棠也未搞清楚这单婉婉和杨越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杨季修建议在路上将单婉婉劫来,但却被程月棠阻止了。

用程月棠的话说,京城里这滩浑水越多人来趟,他们才越好从中找到杨越遥的破绽。

七月烈日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酷热之中,一连整月无雨,京城之中破天荒的出现了断水现象。

老皇帝得闻此事,当即让京兆府衙门迅速解决,而后派出大臣亲自监理。

天子脚下竟然断水,这让满城百姓对皇帝怎么想?老皇帝自然不能让京城百姓因此而引发暴动,处理速度急快,丝毫没有半点顾虑。

好在城郊几个水库春时蓄水足矣,而城外龙乘河尚未干涸,故此并未发生暴动。

太子建议老皇帝新修水渠,以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而杨越遥却以劳命伤财为由强烈反对。

两边人马吵成一团。

让老皇帝觉得意外的是,太子这次并未如以往一般顺势噤声,而是丝毫不让的与杨越遥争吵了起来。

见状,老皇帝问过工部尚书之后最终没有采纳太子的意见。

按照工部尚书薛言明的话来讲,从最近的水库修建水渠通道京城起码得需要白银百万。因为事关皇族,这条水渠的隐密性和安全性极为重要,如此大的工程却又如何做到隐秘?

万一有歹毒之人在水渠之中投毒,只怕整个京城都将遭殃。而且水渠还会通过一系列转折进入皇城,若是发生此事,老皇帝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太子受挫却也并不气馁,只是道新修水利乃利民之举,此时不办,总有一天会办。

转眼来到八月,老皇帝寿辰,京城上下仿佛从午觉之中睡醒一般,顿时为皇帝寿辰的喜热之气所沾染,整个京城都变得异常繁闹。

老皇帝向来好面子,寿辰之日大摆国宴,全国各地正四品以上官员尽皆赶往京城贺寿。

程月棠思考再三,让父亲送了一张强弓,那是早些年程景况在征战南蛮时缴获的,收藏多年,轻易不示于人。

而后程月棠又让杨季修给太子选了一件寿礼,前代名流赵实安的名著“安世策”。

最后程月棠决定让杨季修送一匹在乌苏缴获的战马。

如此,秋猎之时的弓马俱皆齐全,预祝老皇帝在秋猎之上大展神威。

但这些都是客套话,谁不知道老皇帝多年未练武事,只怕那弓能不能拉开还是一回事。

不过老皇帝倒是因为寿辰之喜高兴得忘了,见到骏马宝弓当即对着大臣们道,“秋猎之上,与众卿一较高下。”

让程月棠有些不放心的是,杨越遥并未送些什么奇异玩意儿,看上去倒似并不在意一般。

程月棠当然不会相信这些假象,只是一时之间没能摸清楚。

九月秋猎虽不像春猎那般仪典盛大,仪式庄重。但秋猎也是宋明的一大盛事,老皇帝让在乌苏平乱有功的杨季修操持一切事务,而后又把何守业从驻地调了回来,让两人一同操办。

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宋明向来没有夏猎与冬猎的传统,因此这秋猎则成了狝狩,既要猎杀践踏庄稼的动物,也要围捕那些在深林之中的野兽。

杨季修和何守业找到程景况商量秋猎事宜,主张仍旧以禁军护卫为主,猎场外十里范围内可驻各地赶来参加秋猎的屯甲军。

程景况对此没有意见,只是他有些不放心禁军的防卫,毕竟秋猎不像春猎那般只走个过场,许许多多来参加秋猎的军队都会进入猎场。一旦出了乱子,禁军恐不能瞬间平复。

何守业想从自己麾下调派一些进入猎场,以保卫老皇帝的安全。

但程月棠却笑道,“你当真不知老皇帝的性格吗?你这般调派,只怕不会让老皇帝觉得放心,反而会更加担心。”

何守业诧异道,“为何?”

程月棠道,“禁军卫护乃皇帝亲率,他若是不放心禁军那岂不是不放心自己睡觉睡不睡得安稳?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你可见过老皇帝怀疑过禁军的能力?你这么一调派,只怕老皇帝当即会怀疑你有不轨之心,他都没说什么,你就这般动作。”

闻言,杨季修也明白了程月棠的意思,接着道,“你这么一调派,知道的,你是在加强皇兄身边的卫护。不知道的,会以为你有所企图。”

何守业朝程景况看去,只见他也缓缓点头。

何守业不由证道,“那可如何是好?总不能让这区区几千禁军全权负责皇上护卫吧?秋猎之时,军马混合,到时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