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足中原(1/2)

就在倭国战事持续推进时,山东行省这边,兀鲁图斯的船队也快靠近登州海岸。

一起的还有枢密院尚书全东,刑部尚书石抹也聪,刑部司郎中米撒赫琪(奚人),民部左侍郎俞振铭,礼部左侍郎王文统,商部司郎中穆罕默德·乌马尔,内阁学士窦默、太应成(渤海人),以及五品以下官员十四人,近卫军两千余,护航及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水师战船五百料以上的有五艘,四百料的八艘,三百料以下的十一艘。

如此庞大的随驾数量,惊得山东巡抚王玄凌为首的地方官员提前就做好本州县的治安维稳工作。尤其是省治所在的登州蓬莱县,提前三天,治安军就集体出动,对城池以及城池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但凡随地大小便,随便倾倒垃圾与污水,挤占街道,不按规定行车等违反大明律法的行为,都被加倍处罚。

一些没有进入移民营,又在城内不能投亲靠友,流落街头要饭的,也被集中送入移民营等候安置。

总之要在兀鲁图斯进入蓬莱县之前,要保持整座城池的干净与整洁。身为登州知府兼蓬莱县令的葛靖,这几天可算是忙晕了头。

但想到要在国主跟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不过了晌午,他才从城外的移民安置区回到衙门。官场上传开的移民营贪腐之事,他也是知情的。只不过此前安置区那里被户部的移民司直接管着,他身为蓬莱县的县令和登州的知府,其实也是插不进去手的。

等到这事被传到朝廷中枢,移民安置区的主要官员已经被捉拿下狱。而移民司又因升格为民部的缘故,还需要内部调整。所以暂时移民安置区的担子,就交到他手上兼任着。

知道国主这次来就是冲着移民一事,他就更不敢怠慢了。自接手以来,就迅速处理了移民安置区内的乱象,对于欺压普通移民的恶霸,在安置区内行贿卖yin,组织赌博,组建非法帮派,以及抢占施粥棚,以此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都以重拳出击。

这么杀了好一批为非作歹的移民后,又将他们的尸体挂在移民安置区的各个醒目的地方,才算震慑住了安置区里的不良风气。今天他不放心的又去巡察了一遍,发现一切都运转良好后,才回到衙门处理别的公务。

但他屁股还没坐稳,就有巡抚衙门的小吏来通传说,国主的座驾快到码头了,赶紧让他去迎驾。

不敢耽搁,葛靖立即带着几个衙门里的重要官员往码头的地方赶。

作为登州最重要的商贸交流之地,码头区是经过一番扩建的。并且其中还用了明国最新式的水泥,使得整个码头区的地面都一马平川。

葛靖来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在这里做营生的商贾,也有刚下船的船员和海商,还有很多在码头做工的工人。他们都被官府临时召集起来,组成颇有规模的迎驾团。

这个时候当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葛靖在亮明身份后,就被维护秩序的治安军放行,从而顺利的来到码头的最前方。这里汇集的人不多,主要是登州地面上的官员和少数没有被迁走的士绅。

包括并不在明国统治范围内的圣衍公孔元用。对方还有一个官面上的身份是曲阜县令,但因不久前的难民潮波及了整个山东,尤其是与明国接壤的州县,被途径的难民侵扰得不成样子。地里但凡还有口吃的,都被难民薅光了。

并且在饥饿的驱使下,很多难民还会成群结队的成为到处杀人放火的乱民。曲阜的地界上,就被途径的难民给狠狠的肆虐了一番。孔元用有感于混乱的时局和随时丢掉的小命,便带着大半留守在曲阜的孔氏一族,全部进入明国境内避难。

说起来,他的圣衍公还是蒙古汗庭给封的。他的哥哥孔元措也是圣衍公,只不过是金国封的,如今已被勒令随着金庭南迁到了开封府。还有一个圣衍公是宋国封的孔文远。

这也造成现在罕见的三个圣衍公并立的乱象。

明国好歹在名义上是蒙古汗庭的封国,对于汗庭封的圣衍公,也就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当时这件事山东巡抚是上报过给兀鲁图斯的,询问该如何安置。

只是那时候整个明国上下都被突如其来的难民潮给弄得手忙脚乱,根本就没精力顾忌这个不请自来的圣衍公。山东的地方官府也就随便找了个空的宅子,让他们暂且住下。

至于定时的俸禄、赏赐什么的,那是绝对没有的。官府都还巴望着上面多拨付一些款项,哪里有多余钱财赏给圣衍公。

于是这么一直住到兀鲁图斯要来山东地界上巡视了,孔元用深感这是一个面圣的大好机会,便主动要求跟随官府一起迎驾。

有这重身份在,山东的官府也自无不可。孔元用也就顺利的挤在迎驾队伍中,占的位置还不算靠后。

接近六月的登州已经能感受到暑气了,特别是近段时间一直都很少下雨。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些迎驾的官员和士绅已经开始额头冒汗。

这时兀鲁图斯的船队已经纷纷靠岸,他们这些接驾的人也只能耐着暑气,硬撑着等待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