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荒凉之月(2/3)

苦和压抑。

但是三个人都必须咬紧牙关,忍耐着这一切。

在飞行过程中,3名航天员除了完成每天必要的工作和休息外,还进行了多次电视转播。他们拍摄的指令舱、登月舱以及太平洋和亚洲大陆的画面,让地球上的十数亿观众都是大饱眼福。

经过了4个昼夜的紧张飞行之后。羲和十二号飞船终于飞到了预定的月球着陆点上空。3月18日。醒来后的航天员们开始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按照预定的“月球轨道交会”计划,指令舱驾驶员古明耀将单独驾驶“月宫”号指令舱和服务舱在环绕月球的轨道上继续飞行。

而指令魏存阳和登月舱驾驶员古明耀将乘坐登月舱“蛟龙”在月球着陆。

飞船外,是永恒的星空,与之相比,就连地球也渺小得如同尘埃一般。

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是无法想象那种浩瀚与亘古的沧桑感,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在宇宙的辽阔无垠面前,都微不足道。

就连意志坚定的魏存阳,也有一刹那的失神。不过随后他又记起了此行的目的,带着寒芒的眸光,也扫过身后的古明耀和林瑞二人。

古明耀的叔父是古月军,他本身又是华联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在二战中身经百战击落的飞机比许多人一辈子见到过的还要多。

这样的人被选上成为第一批登月宇航员,一点都不出奇。让魏存阳在意的是林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忽然间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

虽说国家搞了一个所谓的宇航员“普选”,可魏存阳知道那都是拿去糊弄老百姓的。真正的名单,是由内部操纵和决定着。

魏存阳的直觉告诉他,林瑞应该是古会派来的人,对于这个秘密操纵国家的私人组织,魏存阳始终抱有戒心。

但是现在明显不是各怀鬼胎的时候,登月计划异常复杂和艰辛。需要每一个队员的精诚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魏存阳作为指令,是登月小队的队,他现在需要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如何带领队员完成这份伟业!

按照昌指挥中心的命令,航天员将“蛟龙”和“月宫”号分离开来。

随后,魏存阳也兴奋地向地球总部发送报告:“蛟龙入海!”

正是如此,中国人自己制造了一条巨大的蛟龙,并且将之送入了星辰大海,从此之后,人类的太空时代将是一片海阔天空。

魏存阳和林瑞负责实际登月。而古明耀则必须驾驶飞船在地月轨道上接应,一旦发生意外,他要想办法采取营救措施,亦或者是将残余的部分资料带回地球。

魏存阳和林瑞离开了指令舱,他们通过通讯器向还呆在飞船上的古明耀喊道:“后会有期!”

三人归属于不同的阵营。可是在这四年来,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之间也产生了真挚的友谊。而且登月任务危险性极大,魏存阳和林瑞都是冒着死亡的危险踏上月球,所以在此时更要与古明耀道别。

登月舱开始缓缓脱离指挥舱,依靠着自带的推进器,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月球近在咫尺,关键的时刻就在眼前,羲和工程的成败,更是在此一举。

这个时候,位于地面的华联宇航局昌指挥控制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全世界收看电视的数亿多观众和收听广播的十几亿听众,所有人都在屏神聚气,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哪里知道,最怕出问题的节骨眼儿上,却偏偏出了点小问题。

就在“蛟龙”登月舱下降到距离月面七公里的地方,登月舱计算机的警报灯突然亮起来,这表明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可是它却并没有显示出故障的数字符号,这说明故障是预先没有想到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是继续降落,还是中止降落?

昌中心的指挥人员面临着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个别控制人员已经紧张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尤其是制造这套计算机厂家的技术人员更是如坐针毡,他们忐忑不安地祈求上苍保佑。

后来,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记录查询,魏存阳发现是一个系统漏洞导致的计算机指令溢出,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虚惊一场。

可为了安全起见,魏存阳和林瑞都决定还是再检查一次系统和设备,一面出现疏漏而导致意外的发生。这里可是真正的地外世界,他们可不愿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批死在月球上的烈士。

在原本的行动计划安排表上。登月舱在着陆后只允许停留15分钟。

而为了完美的利用这短短的一刻钟。魏存阳和林瑞二人对登月舱内的仪器、着陆地点等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当他们终于确认一切正常后,停留的时间已经被延到了半个小时,接着又被继续延了一个小时。

按照原定的飞行计划,登月舱在着陆后,魏存阳和林瑞打开舱门到月面上去的时间安排在十点钟左右。

这段时间将花费到四个地方:两个小时的设备检查、两次共计半小时左右的用餐、五个小时的基本睡眠,以及两个小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