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羲和工程(3/3)



要不然张茵茵的叔伯兄弟姐妹全来了,钟泱能顾得来几个?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国家还在因为羲和工程而举国欢腾,上万家企业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的科研计划中。

一项项新的专利技术被不计工本的研发出来。同样藉由这个工程,李宗仁完成了对国家财政体制的整合,使得政府对于财政收支有了更大的权力。

不过产经联依旧对政府的财政情况保有监督权,同时敦促议会立法,以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要求政府进行财政透明。

羲和工程对于整个华夏联邦而言都是浩大而复杂,单单是四个辅助计划的实施,就预计需要五年时间来逐步完成。

旅者号探测器计划,预计需要发射9个探测器,在不同的月球轨道上拍摄月球表面状况的照片,以了解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但在近一年中,探测器曾多次发射失败,主要是缺乏经验。

侦测号探测器计划。预计需要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通过电视发回已拍摄月面照片,并探测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数据。

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预计需要发射3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区拍摄高分辨率照片,获得足够多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据此选出约10个预计的登月点。

空间站预演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进行医—生物研究和操纵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和进行舱外活动的训练。以培养登月宇航员的技能熟练度。

虽然登月计划看似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不过仍有不少人对此持反对的声音。主要是针对羲和工程的巨大耗费上。

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国家,而发展就需要动力。

而西方列强的历史经验无一不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济发的展需要科技术支撑,华夏联邦探月工程的切入点正在这里。

因为月球探测需要现在很多高新技术的集成,这会很大程度地推进和促进国内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国家济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有人问,探月究竟有什么样的济效益,虽然华夏联邦政府的科家目前还说不出一个准数,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在原本的时空中,美国就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例子,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投资了250多亿美元,按照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大概是2000亿rmb。

钱花得很多,但阿波罗计划确实带动了整个六七十年代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与工业的繁荣,这是世界公认的。

阿波罗工程带动了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数据传输与通信,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医等各方面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并将这些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推广和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

据统计,从阿波罗计划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渗透到国家民生济的各个角落,最后美国政府核算,大概1美元在3年之后有4到5美元的产出,有人估计是9美元的产出。

在原本时空中,美国的科技术乃至国家经济的领先地位,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阿波罗工程的实施。

比起登陆月球本身的象征意义,这个大型技术工程创造的价值更让人惊叹。

这也是为什么钟泱不反对李宗仁搞火箭探月技术,虽然火箭比不上uo,但重要的不是火箭浪费了多少资金,而是整个羲和工程将带动两万家中国企业取得什么样的技术成就。

在一定意义上,原本时空中的20世纪70至80年代支撑美国国家济高速发展的技术,主要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济与社会效益。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航天工业、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的关键技术,大部分直接来自阿波罗工程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或这些技术的衍生物,通过月球探测发展起来的技术已融入人类日常生活和整个工业体系。

华夏联邦现在开展探月工程,就是要突破一些关键的技术,比如月球车的总体设计、遥操作、导航与控制、通信、热控、电源等系统的设计与研制等,涉及了许多新的领域。

这些新的突破将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如遥操作技术有助于深海探测、远程医疗、工业机器人技术、特种车辆等的发展。

再比如绕地卫星上的红外地平仪的研制,就可以带动红外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医领域可以广泛应用。

羲和工程,不仅仅是一个面子工程,而是一个技术的综合性拓展计划。(。。)

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