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天外来客(3/3)

梁与戈壁随处可见。

在这里,生活着一些牧民,在华夏联邦建立后,这些人依旧保留着古老的信仰和原本的生存形式。

“我怕!爸爸。”木板房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吓得用毛毯盖住脑袋,他和许多大西北的孩子一样,面颊红彤彤的,皮肤的色泽有些暗黄。

“别怕,孩子……”父亲是一位蒙古族牧民,自从国家强盛起来。他们这些牧民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现在,国家进行统一的民族管理,蒙古族这样的称号依旧保留,但官方场合不再沿用,而是全部改成“中华民族”。

这是一片方圆几公里的牧场,牧场主苏合带着儿子牧仁住在这儿。每天,儿子牧仁会把羊群赶出去放牧,父亲苏合则在牛棚里挤牛奶,还要出外去推销。现在儿子牧仁已经十二岁,能够干不少活计。可真是他的好帮手!

不过更应该感谢的是国家的强盛,使得不少食品公司都愿意来这里向牧民收购牛、羊、皮、肉以及乳制品。

价格也算公道,同时还有商队将内陆生产的盐、茶、蔬菜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贩卖到草原中来。牧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医疗状况也有所好转。

不少牧民还进入到了大城市讨生活,不过苏合一家还是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草原。城市的物质繁华并没有成功诱惑于他,苏合依旧是一个虔诚的萨满教信奉者。

“下了雨。咱们的牧场会草壮羊肥。别怕,有我呢,明天一大早还要干活,睡吧。”苏合笑着看着他唯一的儿子牧仁。

翌日,天气晴朗。苏合撩起窗帘向外眺望。

不远处,山峦郁郁苍苍,山下草原青翠碧绿。他的心绪当然是极好的,转过身来拍拍还在熟睡的儿子,欢快的叫道:“牧仁,快醒来,今天是好天气,我们出去瞅瞅!”

于是,他们骑上两匹白马,去一公里外的一个牲畜圈查看羊群在夜间是否受到雷击伤害。

他们刚走不远,只见草地上有许多发光的块块,既不像金属,也不像塑料;既不像陶瓷,也不像木块。

总之,只是牧民的苏合完全不认识这些是什么东西。

再往前看,他们发现了一个破败不堪的庞然大物卧在草丛之中,像是一种图形结构。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其他人,他们认为那可能是失事坠落的飞机,应赶快报告。

苏合很犹豫,也很害怕,他是一个乡巴佬,没见过官场,也害怕和城里人打交道。

但事情就发生在他的牧场里,苏合苦恼的自己叹了一生气,“唉,有什么办法呢!”

最终,苏合不得不鼓起勇气,迈入了怀头塔拉乡的乡的办公室。

乡也是个蒙古族人,叫查干巴拉,他听罢,将信将疑。查干巴拉很精明,只是说道:“好吧,我只能把这一发现报告给海西空军基地,让他们自己去认吧!”

于是,海西空军基地的电话挂通了。

杜振涛上尉是基地的情报官,他被告知:在德令哈市以西的一个牧场上有人发现了坠毁的飞机。杜振涛架着基地的一辆军用越野车,朝着出事地点开去。

与此同时,几辆满载士兵的军用装甲卡车,也驰电掣般向牧场驶去……

杜振涛排开众人向前挤去,已经在他之前到达的空军人员正围着那个坠毁物议论纷纷。此时,铁栅栏外面人头攒动,士兵在保护现场,维持秩序。

杜振涛在现场转了几圈,捡起几块残碎破片,他并不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其不仅重量轻如鸿毛,而且质地异常坚硬。

这个坠毁的飞行物明显不是飞机,作为一个空军情报官,杜振涛太熟悉空军和民航使用的飞机了,并且多次参加过坠机残骸的回收,但这次的坠机残骸却与以往的完全不同……

突然,他的脑海里闪现了飞碟的概念。

坠毁的东西虽已破烂不堪,但仍可分辨出它的轮廓:乌龟壳状,很大,直径足有10米;分内外两个舱,内舱直径也有 7米;内外舱中间是一种空腔夹层,内有各种密麻的缆线。

内舱似乎是驾驶舱,舱壁有一块板,上面有数不清的奇形怪状的控制机关;板前面有 4把座椅,每把座椅上都有一具用安全带束紧在座位上的死尸。

死者个头很小,只有一米左右。他们的皮肤白皙细腻,呈现出一种莹润的灰色,穿着黑色闪光套服,脚和脖颈都系得紧紧的,穿的鞋柔软而无硬度。

使人感到惊奇的是,死者头很大像个倒挂的梨,眼睛很大呈杏仁状,鼻子很小,嘴很小,手上只有4根手指,指间有趾相连,身高只有120厘米到135厘米,身材矮小很瘦……(。。)

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