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章 规划布局(3/3)

断带来的高成本,是政府所无法忍受的。

刘永灼继续说道:“其次,大型客机的研发。能够带动新材料、新工艺、大型机床等若干个领域的科技发展。大型客机的制造,也能够带动起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集团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工业帝国,我们就不可能放弃大飞机这个产业。”

对于刘永灼的大志,邓汉生也表示理解:“这个我知道,我在杭州参观过比方飞机集团的总部。那里简直就是一座飞机城啊,有无数依托波音公司而发展起来的企业,这就是你所说的产业链吧?”

“还有第三。”刘永灼举起三个手指道,“大型客机可以改造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等等,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国防安全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这样一个关键领域的产业链,国家恐怕不愿意看见被一家公司所完全垄断。”

“基于这三个理由,再结合我国经济实力、工业积累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政府在五年之内。开始着手启动大型客机项目最为合适,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前进,一定可以获得国家的支持。”

“小刘,你们集团的眼睛可真是够毒的。”邓汉生感慨道,“大概两年前的时候,我就听说你们和江南机械厂在搞合作。是不是和这件事有关系啊?”

刘永灼笑了:“邓省有所不知,我们集团谋划这件事。可比两年前要早得多了。早在四七年的时候,我们就收编了当年搞军用飞机项目的科研团队。”

“我们华扬汽轮机公司的总工洪金升。就是搞航空发动机出身的,他现在正在搞的燃气轮机项目,和航空发动机也有很深的渊缘。”

“你刚才说的我们和南都机械厂的合作,是我们两家在联合进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预研,这个项目就是由张逸华总工牵头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得到了航空总公司的认可。未来兴华社要发展大飞机的话,发动机项目肯定是会落到我们身上的。”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国家如果要搞大飞机的话,放到江南机械厂倒的确是最合适的。”邓汉生把林振华前前后后的话联系起来一琢磨,还真琢磨出点味道来了。

目前国内有点规模的飞机制造厂有四五家,江南机械厂也是其中的一家。在所有这些飞机制造厂中,江南机械厂是唯一一家濒临大江大河的,这就使得南都机械厂拥有了其他厂子所不具备的一个优越条件,那就是水路运输的便利性。

大型客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许多大型的部件,诸如机身、机翼、发动机等等,这些部件往往是由不同的协作厂分别生产,最后再运到总装厂进行总装。

要运输这些大型部件,最好的手段就是水运,因为水运基本上不受部件的尺寸影响,而无论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对于部件的尺寸都是有严格限制的。

江南机械厂目前的厂址是在南都,距离黄金水道还有一段路程。

刘永灼提出,把江南机械厂迁到云梦泽周围,这样大型货轮就可以直接依靠企业的自备码头,把各地生产的部件运送过来。

凭借这样一个地理优势,如果省里再多提供一些其他的支持,不愁联邦政府不把大飞机项目放到武汉来。

当然,刘永灼有这样的信心,还取决于武汉现有的工业基础。继一点五万吨大型自由锻机建成之后,两年前,华扬重工又一鼓作气,建成了国内首座八万吨模锻机,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模锻机。

为了保证强度,大飞机的许多结构件都是需要在大型模锻机上锻压成型的,有了华扬重工的这台大型模锻机,相当于给大飞机落户武汉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此外,洪金升领导的团队过去几年一直都在攻克燃气轮机的难关,突破了许多关键性技术。据洪金升自己称,这些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大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

刘永灼没打算让华扬重工参与飞机整机的制造,但如果能够拿下航空发动机,那可是利润极其丰厚的啊。

“这真是太好了!如果咱们国家的大型客机生产基地能够落在武汉,那武汉可就是举世瞩目了。”邓汉生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小刘,你觉得这件事,能有多大的把握?”(。。)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