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九章 抱怨时政(3/3)

成功。”

“也许你们不了解。卫星的运行轨道啊周期啊什么都是可以预测的——地面上的人们可以推算出卫星飞过的准确时间,有些人没准会在这个时候鼓捣什么坏点子。”

“不过谢天谢地,我们的这个系统能够预防好这种情况:ov进入第一级轨道之前,我们可以先防患于未然,知道吧?那些坏家伙们根本无法探测到ov正在朝着他们的方向飞去。”

“我们的光电仪器非常先进。在进入一级轨道的时候,它会滑入航天飞机的q舱内,谁也别想发现我们的火箭经过,怎么样?这个恶作剧不错吧?”柴之平停下来抓了抓下巴。然后瞟了瞟连云涛,想看看上将是不是还在注意听他讲话。

“第三就是。我们能够接近其他非政府制造的卫星,不管它们在低轨的哪个地方。空军那些人以为这样很简单呢。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在不让对方知道的前提下,悄悄地靠近他们的卫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好在,我们办到喽。”

柴之平说完,所有人仍然十分安静,他们都在等待着他继续发言。但是,柴之平已经讲完了。他向连云涛点了点头,转身去检查ov了。

“就这些?”连云涛明显有点难以置信。

李承壁摇了摇头,无奈地笑道:“上将,这就是柴博士的格,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系统了。因此我们找到了他,那个时候他已经退休了,正住在番禺附近的乡下。正是他帮我们重新恢复了这个系统。”

“许江说,这些东西已经有五年多没人碰过了,对吧?”连云涛问道,也就他敢这么直呼这位海军一级上将的名字。

两位将军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飞机库的另一边走去,他们身后跟着几个随从,还有个专门为连云涛拎箱子的海军助理。柴之平则独自走到了ov下面的凹地,仔细地研究起飞船来。

“是的,差不多五年了。我大约是在1941年的时候不再接手这个项目的,因为在那之前,我们出了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些内阁的蠢材们就建议元首将钱投入到其他地方去——具体细节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这么说吧,这个系统并没有按照最先预计的方向发展。并且,要想让这几架飞船顺利运作,需要投入的资金会非常非常多。去年我就来到这儿了,但总共我也只飞了四次,其他的飞行员也差不多是这个次数。”

连云涛的眉毛皱了起来,十分迷惑地问道:“可是,既然这个系统没什么用,那么为什么现在又要再次启动这一项目呢?”

“不是的,官,这个系统很有用,并且,它的性能非常好,只不过没有那些推广这个项目的‘推销员们’说的那么好罢了。这个系统的一切情况都是绝密的,只有几个主管来做决定,如果他们说:‘这玩意儿根本没用,扔一边去吧’,那么南京内阁的那些人就会把暗星系统毙掉,再也不会纳入预算里去了。”

“官,我不懂你们政治上的事情,但对于这个情况我的想法是:我们的元首现在已经不怎么关心军事,他只是想把大多数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到社会项目上,也许他是想成为第二个汉帝或者汉景帝。我甚至怀疑他到底知不知道ov项目的存在。”

“不过他的一位同僚倒是知道这个,那位官最擅的就是从一切可能的地方缩减开支,将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元首希望的地方去。而且,取消这个项目确实很容易,不像在街上看到血淋淋的谋杀那样会引起各方的关注,根本没有公民会注意到这个项目的存在。”

柴之平就像所有从事军事研究项目的老一辈科家那样,对于政府的政策喋喋不休,尤其是战争结束后军事研究预算的缩减,然他们非常不满。

他们再也不能进行他们喜欢的研究计划了!这对于这些一辈子沉浸于技术研发的老究来说,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而听着柴之平罗罗嗦嗦的抱怨,连云涛却只能报以苦笑,他不能点头表示认可,也不敢出声斥责这位并不带恶意的科家。

华联是一个尊重知识和者的国家,上到国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普遍都对掌握知识的人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古代是对儒大师,现在对象更加宽泛了,包括这像柴之平这样的各行业技术精英。(。。)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