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二章 最后一面(3/3)

打击更令他震惊,因为这似乎表明,国防军中有人已经开始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了。

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陆军元帅,这也使他想到了另一个陆军元帅。

“曼斯坦因元帅已经将南方集团军司令部转到了保加利亚境内,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等待南方集团军的电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消息都是由土耳其政府传递的。”

“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希特勒站了起来,虽然他拼命想压抑住愤怒的情绪,但是从他那颤抖的双手,旁人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极度愤怒。

黄先生也跟着站了起来,然后,他就看到这位德国元首向他伸出了手,于是也伸出手去,与对方的手握在一起。

“本来我还有许多话想跟你讲,但是现在,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很高兴能够认识你,我的异国朋友。”

希特勒最后的那句道别语让黄先生又陷入了沉思,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等黄先生想明白,他已经被一名参谋领出了会议室。刚才的情报被听到了已经是有些破格,他也知道接下来的时间是希特勒的战略安排了,这不是外人可以旁听的范畴。

走了没几步,身后已传来了元首的咆哮声。但是黄先生并不清楚他是在对谁咆哮,是鲍曼还是希姆莱?

考虑到希姆莱的身份,难道是自己的行动有什么不周密的地方而被这个秘密警察头子抓住了马脚?

带着一丝惴惴,黄先生跟着参谋拐过走廊的拐角,而就在这时,他看见一群军官迎面走来,有一些军官是他认识的人,其中就有已经被解除军事指挥权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

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另一位熟人,正是斯陶芬贝格上校,而上校的右手正提着一只塞得鼓鼓囊囊的公包,那只公包,正是黄先生昨天下午在蛋糕店交给上校的那只公包。

如果上校的行动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或许很快就会结束了,而这次会面或许也正是黄先生与希特勒的最后一次会面,至于希特勒召黄先生到这里来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或许也会成为另一个历史之迷。

??????

阳光从窗外投射进来,将室内映得亮堂堂的,温暖,但是又不灼人,工作之余晒晒太阳,也是难得的享受。

陈炯明就坐在窗前,接受着理发服务。虽然在服饰和一些祭祀活动上恢复了汉统,现在的中国却没有了蓄发的习惯,也不强调头发不可毁伤的孝道理念。

理发的地点其实就是元首官邸的一间书房,为元首提供理发服务的那位理发师则是一位手艺高超的民间师傅,为陈炯明服务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现在是中午一点整,午休时间,陈炯明决定利用这空闲时间整理一下发型,因为下午他还要去几所院校视察,与师生举行座谈,必须精神一些。

他是前天从埃及开罗返回国内的,这倒不是因为开罗盟国首脑会议圆满结束了,那场会议分歧重重,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有一些矛盾迟迟不能解决。

反正中国也只是作为旁听而参与其中,毕竟之前两方还在太平洋上打得不可开交,谈不上什么友好访问。

而陈炯明之所以参与这种国际性会议,也只不过是想要表明中国作为核武大国的政治地位,任何发生在地球上的事,都必须经过中国的首肯才可以!

各国元首被陷在开罗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不得分身,都有些倦了,无奈之下,各国元首坐在一起一商量,一致决定,干脆休息一段时间,等各国外交官在开罗达成初步一致意见之后。

各国政府首脑再去开罗签署协议,所以,美国总统杜鲁门先离开了开罗,返回华盛顿。陈炯明则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离开的次日也离开了开罗,坐飞机直飞中国,回了南京。

陈炯明猜测,杜鲁门之所以急着回国,可能是为了去参加一次很重要的军事演习,据说与导弹相关,这倒不是赵北的凭空想象,这是有根据的。

一些双面间谍都在情报中透露了美国陆军进行导弹试验的相关细节,这些情报有真有假,不过通过仔细分析,以及联系其它情报来源,华联中情局基本上可以肯定,美方确实在研究弹道导弹。

而且也在进行原子弹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研究,以美国的工业实力和科技力量,在几年之内制造出可以实用的核子导弹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陈炯明的这个猜测,外交部顾维钧和政务总理张啸雷都有些担心,他们都建议,尽快部署更多的核导弹,以确保战略优势。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