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二章 导弹狂潮(3/3)

觉!!

还记得英国舰队的约翰吗?

嘿嘿,就是那个英国舰队幸运儿,自从约翰经历过上次的事件之后,由于他的经历对舰队很重要,因此这次他作为英国人派来的交流观察员,现在正好在第三特混舰队上做资料交流。

派他来的用意不仅是作为对美国盟友资料交换共享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出于大英联邦对联邦成员澳大利亚的一个资料共享。

约翰的经历真的很重要,美国人在得知中国人的自杀武器是从海平面那边飞过来之后非常恐惧,这可和日本从天空中俯冲突击不同,受地球曲面的影响,要想越早提前看到贴着海面飞过来的自杀武器只能站的越高越好。

原本已经逐渐被雷达取代的瞭望员又一次被大量的给送到船只的最高瞭望台上四下观察,虽然这样做只能争取到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但多十秒也许就挽救成千上万条人命。

今天,约翰一早便目睹到舰队中大量的战斗机被一批一批的派出去,站在美国舰队最高位置上,约翰心中有些暗叹自己的受袭经验虽然给很多人提了醒,但是要想真正改变现在已有僵化的海军战术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什么船在舰队中瞭望台最高?不是战列舰就是航母,可这两种舰船都是舰队中最核心主力受保护的舰船,在整个舰队中,光是外围护航的舰队就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层层围起来!一个这样庞大舰队的作战保护全有多大?

可以前后左右包裹它们的护航船只就足以延伸一千多米,站在中心最高的瞭望台上,凭空被减少了一千多米的观察范围就无疑缩减了几秒钟的观察预警时间。

同时周边的护航舰船也多多少少的干扰到了自己的视线,说句约翰的心理话,那些轻巡、驱逐舰烟囱冒出来的烟气和热气就足以破坏掉和极大干扰约翰心中景物的完整。

不过约翰也知道,在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瞭望员虽然仍旧有雷达和各种电子设备不可取代的地方。虽然自己站在这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在舰队四周,不断的有飞机飞过来飞过去……

它们的作用就是在空中用肉眼观察海面上是否有中国人的自杀武器。掌握住中国自杀武器是贴海飞行的这一点,多动动脑子还是有办法能更好预警的。

看到自己没有太多的作用,约翰准备离开瞭望台,只是在这个时候,舰队中突然间,刺耳的防空警报作战声响彻整个舰队。

约翰心中一惊,口中喃喃道:“它们来了……”

恐惧是这时约翰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在他转身重新拿起望远镜向舰队指引方向上看去时,一批蓝白相间,让他记忆犹新的恐怖东西快速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

约翰的经验和讲解虽然没有让整个舰队的队形发生太多的改变,但的确让舰队提高了舰队对周边海面的警戒,而且一百零八枚反舰导弹飞行的动静和产生的效果可不是以往十来枚二十枚那样小,光一百零八台导弹火箭发动机那刺耳的轰鸣声连在一起就如同巨雷鸣动。

在舰队十公里外做肉眼预警的飞机的确看到了、听到了反舰导弹奔袭而来的动静,只是由于对反舰导弹的不熟悉,这两架肉眼“预警机”在十公里外观察到反舰导弹时,导弹群距离舰队已不足二十公里。

等飞机上的人向舰队报告“自杀武器”的大概数量、距离还有方向发完警报之时,反舰导弹已经用零点九马赫的速度冲到了离舰队十二公里的距离。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在战后有好事者研究后发现,汉语用精简、短巧的语句就能完成大量内容消息传递,在汉语传递同等内容含义所需要的时间内,没有一个国家的字和语言能做到和汉语一样的效果。

如果当时美军肉眼“预警机”能用汉语传递同样的内容,中国的反舰导弹群才能刚刚冲到十五公里的距离。

别小看这三公里的差距,这就差不多是亚音速反舰导弹十秒钟的飞行时间。十秒钟,在军队里就能决定太多人的生死了。汉语的精炼、独特优势,又一次再不经意间显露出来。

只是现在再说什么也没有用,美军凄厉的防空警报声让早已严阵以待的舰队防空兵们哗咔咔的将弹药推上膛,炮口旋转指向信号弹指引方向,保险打开,手按扳机脚踩发炮踏板。

!@#

(全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