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战争国策(2/3)

你来解释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战果和后果。”陈炯明将站在人群最后面的许江给揪了出来。

“这个……”许江有些犹豫。

“不用犹豫,都是高层核心人物,不用担心泄密。”陈炯明出言打消了许江的顾虑。

“经过我们的演练分析,如果敌军的飞机机群飞抵至我们舰队的上空,一次机群的数量将超过上百架。对于我们一支仅有三十几架各性飞机的轻型航母舰队来说,这种数量可以用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从而导致至少有一半的飞机对我们舰队动攻击。”

仔细思考了一番,许江说出了前几次训练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半机群的飞机!”众人听到这个数字后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是的!如果有着超过五十架以上的飞机,我们舰队肯定是要遭受到损失。而如果有了超过十枚防空导弹的升空打击,虽然并不能将来犯敌机全部击落,但是却可以大大减轻舰只所受到的空中压力。”

“更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机群地前期编队飞行中,飞机的间隔距离就是这么一百米左右。如果在机群中射爆炸杀伤半径达到百米距离的防空导弹,杀伤打击效果是事半功倍!”许江用着手势来比划着未来战争中地画面。

“都明白了吧!这种导弹不仅是战术地需要,而且是具有很大决定性的战略人才损伤需求的设计理念,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分散火力降低火力杀伤性打伤所有的飞机让他们晃悠悠地飞回去,倒不如集中火力重点打死数架飞机的所有飞行乘员!”

“飞机可以迅速的再造出来,而飞机乘员我看列强要多久才能培养出来!”陈炯明适时地补充着许江的发言。

在座之人都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日本和德国战败地很大原因也是优秀战士的损失。很多优秀战士损失后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才顶上,虽然坦克飞机大炮军舰是造出来了。但是没有足够的人员上岗操控着武器,这些武器的作战效能还挥不出一半。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国家在这方面个的战略意图,本身陈炯明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中民生命价值的人。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在面对孙逸仙的迫害之时,连连忍让,以至于屡屡被人误解。

“大家再意我们耗费了多少心血!!”陈炯明用手指敲打着导弹巡洋舰上的六管动防空火炮。

“六管动火炮很容易制造,无外乎就是几个电机和一堆齿轮还有往复零件组成的东西。看起来很容易,但就是手动操控的机动火炮所遇到地技术问题都可以让不少军事科研工作者抓狂。”

拿起几个还未组装上去的齿轮,陈炯明向着众人说着:“你们看看,这几个齿轮有什么不同?其实没什么不同,就是有着相同的轮齿和同样的外型。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些齿轮都是经过特别精密加工过的齿轮,相互之间的咬合时地缝隙不超过人体头地一半,零点零四毫米!”

“在场的各位都乘坐过坦克和飞机,知道这两种装备为什么噪音这么大吗?一是动机做功时产生地爆音,另一个是齿轮机件相互撞击所产生的噪音。一个优秀的齿轮组,相互之间咬合时由于加工精度不大,齿轮之间的咬合可以形容为撞击式的咬合。”

“而各个齿轮在咬合施力时由于缝隙过大,相互咬合时就是两个铁齿撞击在一起产生巨大的声响和产生不必要的撞击磨损。这些经过特使加工后的齿轮可以做到相互之间丝毫间扣的咬合,间距距离越小,撞击磨损越小,这就提高了使用寿的精度。”

陈炯明自从成为华联的元首以来,就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只是这个政治主体的经营着,真正的所有者是产经联!

产经联就是华联产业经营联合协会,一家横跨所有工商业领域的巨大组织,以科技术的研发为核心,以收集和弘扬中国传统化为宗旨,产经联在事实上,掌握着这个新兴的国家,以及下面统治着的三亿国民。

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元首,陈炯明可以不精通技术,但他必须亲自去了解,否则将很可能在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实施过程中,带来许多误解和麻烦。

不仅是陈炯明,就连技术官僚出身的陈永善博士,也在一旁讲解者这些关于海军新式防空系统的资料。

“从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数据到传输指令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判断的过程,但是将这个逻辑判断的过程转换成物理操纵过程又是另外的一门问。一台动防空火炮需要多少伺服电机?横向、纵向的操控电机齿轮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些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带动的齿轮咬合如果各个都是间隙过大,那么这门动火炮在运行中就会产生不必要的震动,射击精度就将大打折扣。这些高精度加工齿轮需要什么?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操纵着机器生产加工出这样高精度的零件!不要以为这么简单的齿轮就可以随意的制造,任何零件的过度摆动积累都会造成机件的误差和不可弥补的损失。”

“而这些零件。没有十年以上工龄的高级技工根本加工不出这样高精度的零件。”陈永善举着几个齿轮向身边的众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