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京!南京!(3/3)

只已全部销毁,很多人就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试图游水渡过近2公里宽的江。但12月份的江水十分寒冷,绝大部分试图渡江的人全冻死在江中。一些逃兵看见无法渡江,就再次返回城中。

他们扔掉武器,脱掉军装,抢夺老百姓的服装穿在身上,逃入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13日一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队忽然全部退走,日军轻易冲入南京城内。下午2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挹江门,发现挹江门外有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挤杂在一起试图渡江,于是日军向逃兵和难民们开火,造成血染江的大惨案。

由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中国士兵脱扔的军装和武器,日军认定有大量的中人化装成平民潜入“安全区”。由于在上海战役中日军多次遭到平民和生组成的“便衣队“的袭击,所以日军开始对“安全区”进行大搜捕,抓捕“便衣队”。

一旦抓捕到隐藏在“安全区”内的逃兵就处死,一些无辜的平民也因此被杀。此外,日军还以缺乏粮食为由,杀害了很多投降的中国士兵。

这种杀戮行为,就如此蔓延开来,最终使得日军的中下层军官和士兵全面失控,惨烈的大屠杀还是发生了。

对于日本方面,南京战役也是一次失败的战役。南京战役是日军中的军国主义狂热分子煽动起来的,虽然占领了南京,但结果反而使其完全陷入无法自拔的战争泥潭,在战略上是完全失败的。

同时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奸抢,使日本人背上了一个难以抹去的历史污点。在1900年八国联军出兵中国时,日军以军纪最好、没有进行烧杀奸抢而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

如今却在这里步入深渊,被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所排斥,各国纷纷加紧了对日经济封锁,使得日本在战争期间物资补给越来越困难。

但是这些问题,现在的日本也只有少量的政治精英看出了端倪,池田广耀,身穿墨绿色的军服,肩膀上的徽章证明他已经是日本陆军内部的一位大佐,掌管华中地区的军事情报机关运作。

他的眼神无尽哀伤,望着江水面上漂浮着的尸体,为了这些死去的中国人。不是因为怜悯和同情,而是因为陆军本部那些愚蠢的混蛋。

“庆吉,你看看这浩荡无尽的江,遍布江面的这十数万的冤魂,就是皇国崩溃的预兆。”池田广耀仿佛从这些无声无息的尸体上看到了数之不尽的恶鬼,漂浮在皇旗之上,撕咬着,哀鸣着,吞噬着。

“大佐,无论怎么说,我军总算是胜利了。”庆吉太郎刚刚返回国内,现在又被派遣来中国执行军事情报收集任务,以大毕业生的资历直属于池田广耀,担任情报副官。

池田广耀看着庆吉太郎面露苦笑,以及那副左顾右盼的焦急神色,他也是明白,军队现在已经失控,刚才那番话如果被狂热的士兵听见,估计就算是身为大佐的自己,也要被“下克上”。

修的皮质军靴踩踏在冰冷的黑色泥地中,池田广耀眼睛微闭,吐出满是血腥气味的空气:“胜利?让我们看看吧,这群疯狂的蠢货,会让帝国堕落入何等的深渊。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四亿麻木不仁的中民,将会因为这样的血债而变成悍不畏死的敌人,毫无秩序的屠杀不会压垮敌人的士气。日本陆军的恶行,只会换来中国人毫不犹豫的抵抗,这是东亚共荣计划失败的前兆。

面对四亿八千人的怒火,帝国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池田广耀为帝国的将来,深深忧虑着。

一片血一样的晚霞,笼罩在南京的上空,堆积如山的尸骨遗骸,成了一道不可摧毁的牢笼,捆着亚洲的两个主要国家。

这是刻骨的仇恨,原因已经不重要了,接下来的厮杀,两个同宗同源的古老民族,将再无一丝一毫回旋的余地。

一百二十万大军已经在闽、赣、湘、粤、桂完成了集结,超过两百万的预备役士兵业已征召完毕。打着复仇的旗号,华军不再顾及军的反对,进军北上,与日军进行正面作战

&am;lt;!--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am;gt;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