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薛岳入贵(3/3)

,在沿途写下不少标语,如“有劳远送了”、“活捉王家烈,拖死中央军”等等,确实狠狠打击了薛岳所部官兵的军心士气。

在追途中,薛岳部队虽未与赤军作过战,但人马实力因沿途逃亡、疾病、落伍已减去大半,现如今经过这天下难寻的穷地方,更是士气低落。

悲观厌战的情绪弥漫全军,低层官兵普遍认为这样追下去,不在战场上打死,在路上拖也要拖死。因而,逃跑的士兵也不少,在四军,连队人数多的七八十人,少的只有四五十人。

要知道,一开始从江西出发时每连可是都有120人左右

周浑元纵队的情况,大致也与吴奇伟纵队差不多。

因为瑞金失守,赤军剩余的主力残部已经从湘赣闽三省撤离。而在大撤退的过程中,红门内部的政客们也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些人主张前往自古就有天险的川贵等地,而马子任则认为去西北更为合适。

毕竟西北以前是冯焕章的地盘,现在也多被张汉卿接收,对于红门的态度更是暧昧。不像姜瑞元那样一味打死,丝毫不给赤军喘息之机。

此时,赤军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党部队的围攻,化被动为主动,开辟新的局面。

1月20日前后,赤军陆续由遵义、桐梓地区向西前进,在土城击溃贵州军阀侯之担的三个团,于29日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南部,准备在重庆上游的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江,欲与四川东北部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姜瑞元、薛岳对红军的情报主要来自于飞机的侦察。赤军的这一行动,顿时引起了军高层的关注。

姜瑞元认为赤军已威胁西南,可能北渡江,急电薛岳集中主力周浑元纵队北渡乌江尾追红军,并将王家烈二十五军列入六路军序列。

另电驻川参谋团贺国光及四川军阀刘湘组织“川南剿总”,电告何键要刘建绪所率湘军各师由镇远进占石阡、印江继续北进,与彭水的鄂江取得联系,构成黔东北阻截线,以阻中央赤军北渡江与湘西赤军会合。

就兵力而言,除湘、鄂军在川黔边布置战略封锁线的部队及薛岳直接控制于贵州的机动预备部队约十个师兵力不计外。而直接参加黔北追堵赤军的兵力大约有15万兵力,除了王家烈的两个精锐师,还有龙云的滇军和刘湘的川军。

这几路人马,都是兵强马壮,以逸待劳,其兵力是赤军的五倍。只可惜,各部其实都是各有算盘,不愿意为了中央军卖命。因为有着十九路军的先例,大家都对围剿赤军抱着消极怠工的心态。

就地形而言,黔、滇、川边,南有乌江,北有江,西有横江、金沙江,地障重重,比湘江更危险。

在土城,川军先赤军一步占领有利地形,把红三军团的一部困在一个隘口。正在土城指挥的赤军主将朱代珍甚至不得不下令突围,在一个排的掩护下,冒死冲出土城。

薛岳这一年的春节是在贵阳度过的,周浑元给薛岳送来一份‘意外‘的大礼。他们在战斗中抓获赤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政委田丰,田丰叛变后写下了一份有关赤军的交代材料。

他正为红军的飘忽不定而烦恼,得此材料,当即如获至宝。因为他从中了解到遵义会议的情况:“赤军内部在遵义会议上竞岗山本地派和苏俄空降派斗争非常厉害,竞岗山本地派只谈主动硬干,坚决反抗党军。而苏俄空降派则空谈理论避重就轻,斗争的结果马子任为首的竞岗山派胜利,但内部不和,军心不稳。”

薛岳一边速命周浑元将赤军叛徒田丰押解贵阳,他要亲自接见,了解红军详情。一边立即把田丰的材料速报姜瑞元,并下发到各部队官手里,让他们能够知己知彼。

姜瑞元从薛岳送来的情报中,知道有遵义会议,从此马子任全权指挥赤军行动,引起他的注意。

姜瑞元的战略意图在于将赤军压迫于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地区聚而歼之,于是随即调整战略部署。

以何键为一路军总司令,刘建绪为前敌总指挥,负责对付贺龙、萧克的赤二、六军团。以龙云为二路军总司令,薛岳为二路军前敌总指挥,负责对付中央赤军。以朱绍良为三路军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负责对付徐向前的赤四方面军及徐海东的赤二十五军。

本来算盘打得响亮,但实际上却没能顺利剿灭赤军,而仅仅是将这群流寇赶到了西北的荒山野岭。就像数百年前的大明朝一样,始终无法消灭李自成那群像野草一样的流寇。

第三百四十八章 薛岳入贵

&am;lt;!--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am;gt;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