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德合作(3/3)

中,副师王敬久,参谋徐培根。前不久的上海保卫战,该师在淞沪战场上就是战功卓绝。

第88师师俞济时,副师李延年,参谋宣铁吾。而第36师与上述两师有着极深厚的渊源,1933年9月,正是在第87师和88师两个师的补充旅共四个团基础上,组建了第36师,师宋希濂,副师钟彬,参谋向贤矩。

由此可见,这三个师的前身都是姜瑞元的警卫部队,一直是由姜瑞元直接控制,部署在京畿重地,是最受委座器重与信赖的部队。就如同是古时的禁卫亲军,因此最早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式训练的美事,自然就无可争议地落到了这三个师的头上。

这三个师接受德国顾问训练,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中央军校教导师时代,首任德事总顾问马克斯?鲍尔就对中央军校的两个教导师进行过系统的指导性训练,当教导第1师与警备师合编成警卫师后,德事顾问也就跟随教导第1师来到了警卫师。

依照德国顾问的意见,这三个师和教导总队,都是作为军新式整编的示范单位,不应轻易将其调上战场。

但是在一二八淞沪事变中,这三个师都有参加,并担负重任。指责姜瑞元消极抗日,还真是可笑之极。将自己的禁卫军都投入一线战场了,这还不算积极的话,那么一直只会窝在背后搞小动作的红门算什么呢?

姜瑞元更是因此遭到了德国顾问的强烈不满,当时的顾问团团乔治?魏泽尔就此向姜瑞元表示了强烈抗议,并与姜瑞元发生了争执与冲突,这三个师在德国顾问心目中的地位,从中也可见一斑。

福建北部,南平市,这里是十九路军的在闽省的根据地所在。蒋光鼐和蔡廷锴都已经回到这里,打算重整旗鼓,恢复十九路军的元气。在周飞火的帮助下,这并非不可能,只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以三明和莆田为界,整个福建省被人为分割成了两块。北面是十九路军的势力范围,而闽南则成为了华联的统治区域。

“一?二八”淞沪事变的对日抗战结束后,姜瑞元便以剿灭赤军的借口将十九路军调回福建。这不是落井下石,而是让十九路军自生自灭,不过其实已经很客气了,至少没有像马子任那样直接找个借口杀掉。

现在是1933年的年末。在原本的时空里,如果没有华联的出现,这个时候的福建会爆发闽变,也被称作福建事变。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姜事件。

不过现在因为华联的出现,这场动乱却是不会发生。虽然十九路军亦如原本的历史那样因为保卫上海而损失巨大,并且得不到中央的扶持而心生不满。

但李济深如今已是光杆司令,呆在姜瑞元身边做着幕僚,没钱没兵,无法策应十九路军。而整个粤省也不是蒋光鼐他们的大后方,而是彼此有过战事的敌对势力。甚至十九路军现在只剩下半个福建,根本没有主动挑衅中央的底气。

甚至因为害怕被华军的海军强袭登陆,蒋光鼐将自己的指挥所安排在了南平,这座远离海岸线的城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十九路军始终对华联抱有戒心,没有因为周飞火的缘故而有所改观。

正是如此,蒋光鼐和蔡廷锴才得以重整旗鼓,如今已经恢复了十九路军全盛时期的编制,有着三个满编师的兵力。进取当然不足,自保却可无虞。

仿效姜瑞元的德械师,周飞火也是依葫芦画瓢,将十九路军的武器装备提高到了姜瑞元三大近卫师的标准。这其实也是在暗中与中央军较劲,姜瑞元并不信任华联,宁愿向德国采购军火这件事,的确是让产经联的许多人感到不满。

如此高调支持十九路军,也有着给姜瑞元和国府上眼药的意思:你不大量买我们的产品,那我就大量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福建事变虽然没有发生,但对于十九路军的恢复编制,中央政府还是感到头疼。哪怕只是在人数上满编,实际战力并没有恢复,但三个掌握着精良装备的主力师在卧榻酣睡,实在是让姜瑞元寝食难安。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德合作

&am;lt;!--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am;gt;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