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帷幕(2/3)



如果说孙逸仙是一位不择手段的成功者,那么陈炯明就是一位坚持原则的失败者。也许,坚持原则者总是容易输给不择手段者,道德主义者总是容易输给功利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总是容易输给机会主义者。

早在1920年陈炯明驻守闽南时,列宁密使波特波夫曾访问他,表示苏俄可将储存在海参崴的军械供给粤军使用,陈以为不应依赖外力,遂婉拒之。当时苏联更属意的合作对象是陈炯明,还不是倒插门的孙逸仙。

而党后来正是依赖苏联的军援,才得以击溃陈炯明部,并北伐成功。1922年底至1923年初,孙逸仙联络西南军阀,沿西江而下进攻陈炯明主政的广州。其时广州方面财源枯竭,军心动摇,前方将领多要求开禁驰赌,以赌税维系经济。

而对于此事,陈断然表示:“粤军可倒,赌不可开”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慨孙逸仙和陈炯明的差异。假如陈不执意坚持他一贯的禁赌政策,其部属又何至于穷极哗变,致为外敌所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再崇高的理想,也要面对寂寥的现实。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千秋何曾有青史,人间最难唯太平。

洲要塞位于广州东郊约15公里的黄埔,炮台分布在洲和鱼珠一带的山头上。洲岛约6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林木茂盛,四面环水。它北与鱼珠炮台,东与沙路炮台,三山并峙,雄踞江面,扼虎门沿珠江进入广州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朝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洲、鱼珠、沙路等地建筑炮台,使之构成犄角,成为保卫广州东大门的最后屏障。清末民初,成立洲要塞司令部管辖各炮台。

炮台建在洲岛东南方的7个山岗上。由白兔岗炮台、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四缝炮台、旧西岗炮台、新西岗炮台、蝴蝶岗炮台组成洲要塞。全近两公里,炮台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成扇形。

自从孙逸仙占据了广东,更是加强了这里的防御建设。各炮台之间距离不等,炮位大小,配炮多少,因地势而异,各有不同。各炮台有兵勇宿舍、弹药库、巷道等辅助设施。炮台配置德国克虏伯厂所造的洋炮,炮身颇,炮弹约1米,重240公斤。鱼珠炮台位于黄埔鱼珠,分别筑在狮山、狮腰、蟹山三座山岗上,形成三足鼎立之阵势。

姜瑞元,这位如今党内的二号人物,除了汪兆铭就属他最大。可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搬出东山别墅,携带者夫人陈洁如避居于洲要塞。原因无他,历经三次惊心动魄的暗杀事件,让他内心戚然。

这项党的优良传统,实在是让人感慨唏嘘,姜瑞元前三次人品爆发,侥幸逃过一劫。可他不认为命能够比子弹更硬,最终还是觉得黄埔比较能让他安心,在这里,才是他的大本营所在。

如今的党,因为争权夺利而使得政治斗争激化,暗杀活动此起彼伏。更何况,当年孙逸仙得罪了这么多人,现在身死,其余众人被打击报复也分属应当。

陈设简陋的办公室内,姜瑞元面带忧愁,孙逸仙的死,对他来说打击不小。无论是处于感情因素,亦或利益需求,他都为孙的离世而感到哀伤。黄埔新军初成,却羽翼未丰,而且姜瑞元也没有足够的威望与资历,压服其余的竞争者。

以至于不得不依附于汪兆铭麾下,扮作俯首帖耳的模样。之所以选择投靠汪兆铭,主要还是看准了这人不好劝,容易糊弄。至于排挤胡汉民,也并非出于私人感情,乃实际的需要。

姜瑞元于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校兼粤军参谋、广州卫戍司令,执掌广东军政府重权。因为占据了关键性的位置,的确当了许多人的仕途,故而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为表示对孙逸仙的忠心,取得更多权利,他在表面上一直以国民党左派自诩,极力支持联俄联红。

使党右派人物对他恨之入骨,再加上他立足黄埔新军,排挤本地粤军势力,使粤军将领十分不满。加之早前打击广州商团,并下令查抄了商团首领陈廉伯在广东的所有家当,这些事情都引起了许多人对他的仇恨。

而他的名字早就列在这些人的暗杀名单的最前头。特别是孙大炮刚刚挂掉,各派势力磨拳擦掌,都欲趁机获得更多利益,所以在这种混乱无比的局势下,他在这一年之计遭到了三次暗杀。

让人惊奇的是他那神奇的气运,至于是否人为,便不得而知。但无法否认的是,凭借着这些事件,他很快的就与汪兆铭分别瓜分了党体系内的党权与军权,成为党内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人物。

特别是廖仲恺被杀一案,汪兆铭、许崇智和姜瑞元都立刻派人解除梁鸿楷兵权、软禁胡汉民、通缉胡毅生等人。至此,国民党右派迅速倒台。

汪兆铭和姜瑞元迅速执掌了政府的大权。但这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军政权力掌握在许崇智手里。姜瑞元也很有手段,设计把许崇智骗出广东,骗到上海做寓公,并清洗许崇智在广东的势力,并指使人历数许崇智“十大罪状”。

许崇智是粤军首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部兼广东省政府主席。但此人可以算得上姜瑞元的恩人。而正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