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乱世小民(3/3)

忌惮,却也还是有的。

王氏知道,丈夫此去祸福不测,她也不可能继续留在这个地方,孙逸仙的治下,民不聊生。过得了今日,也难保明日能安康。所幸王氏还了解到,丈夫有个亲弟弟住在南沙,这便开始整理行装,准备明日一早举家去投奔。

第二日,原本一个生活温馨而殷实的小户人家,就这么人去楼空,只有在香烛燃尽的神台上,还遗留着一封用灵龛压住的信。信的内容不得而知,只见末尾署名处的三个字——王慧芳。

那是王氏的本名,单薄无依的信纸,就这么随着刮进屋内的微而舞动着身影,徒增一片萧索之意。

排着人龙的厘卡前,一队队士兵搜查这过往的行人。凡是穿着粗陋的男性平民,全都被提到了一边,看来昨夜的抓壮丁行动仍未结束。只有妇女和一些衣饰气派的商人,在缴纳了钱银之后,才能安然的通过。

至于妇女和儿童,党暂时还未丧心病狂到这等地步。王氏带着三个孩子,身上只带着简陋的行装,一路匆匆的赶着路。因为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见识,她也不傻,把头发弄乱,脸上和身上都涂了锅灰。

浑身脏兮兮的,佝偻着身子,穿了一身打满补丁的衣服,几个孩子也是这样处理着。一家人就像逃难的难民,并不引人注目。也幸好王氏用这种手段掩盖了她那诱人的姿色,不然恐怕又要生出什么乱子来。

厘卡的士兵一看这一家人的模样,顿时兴趣乏乏。他们还要忙着盘剥其他肥羊呢,哪有心情去管一个农妇。一看她那臃肿的身材,脏兮兮的模样,在加上穷困潦倒的样子,想来也榨不出什么油水,就挥挥手让她赶紧过去。

走到了人烟稀少的路段,小女儿周淑贞扯了扯母亲王氏的衣角,嘟着嘴:“母亲母亲,这衣服好难看,贞儿不喜欢。母亲为什么要抹花脸啊,还往衣服里塞上了棉布,难道不热吗?”贞儿年幼,当然无法理解母亲的用意,便抱怨着。

原本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原先家里的条件也还不错,几个孩子也并没有受过什么苦。之所以懂事,还是王氏用心教导的缘故。

还未等王氏说话,旁边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子周明宇却是拉着妹妹的手:“贞儿听话,等到了叔叔那里,就可以穿好看的花布裙子了。”

对于哥哥的话语,贞儿还是很相信的,这才笑着答应。几个孩子的懂事,让突家逢巨变的王氏倍感欣慰。虽说丈夫不知去向,但生活总还要继续,生于乱世之中,王氏有着这样的觉悟。

一路前行,时不时的停下来休息,总算是在天黑前赶到了顺德区的外延。对于能够顺顺利利的穿过重重关卡,并在民军和土匪肆虐的土地上幸运的来到新四军的军卡前,实在是祖宗在天之灵不停地保佑着四人了。

并非经常出门的王氏,当然不知道顺德区已经在天宇集团的治下,还以为是在大元帅府的军管区里。见天色已晚,不得不赶忙找户人家投宿。随行的流民并不只王氏她们四人,还有不少的人拖家带口的赶着路。

只不过这其中年轻的男性并不多见,只有寥寥几个,还是面带仓惶神色的那种。不问可知,定是好不容易躲过党的强征。

鼓起勇气抬头,王氏蹙着双眉望向了不远处的哨卡,那里的气氛有点古怪。她看见的是一队为人很和气的士卒,不单只不见有人强索财务,甚至还见背扶老者的士兵,这使她大为困惑。

中国还有这样的士兵?从北至南,走过这么多地方,王氏也只见过粤军第一师军纪最好,因为其对百姓秋毫无犯。至于军纪最差的,是当年莫荣新的士兵,包烟庇赌无恶不作。

当然,丝毫没有军纪存在的大元帅府北伐军,并不具备参与评选的资格。

“这位大嫂,请问需要帮忙吗?”

虽然脸上涂抹着黑溜溜的锅灰,但是疲倦的神色还是被负责站岗的士兵给察觉出来了。见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着实不容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