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自乱阵脚(2/2)

既然治理不好国家,就不要嚷嚷着吹牛啊。自己不行,又不肯滚蛋,还要不停地用愚民政策来压制。此种行径,完全就是黑帮抢地盘外加思想禁锢,谁也不比谁高尚。可叹可悯,唯民自苦,徒呼奈何

刘申的话,陈炯明反复思量,却也知道孙逸仙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在陈炯明心中,原本离开广州,就是不希望因为战火的波及而让民众受苦。但如今孙逸仙之行径,却比兵祸恶劣十倍

观察着陈炯明的神色,刘申就知道对方已经意动,便赶忙趁热打铁,加紧劝说:“陈司令,你可考虑过家人的安危否?孙贼之性情,你当比我更了解。邓铿之死,犹自尸骨未寒,何况君乎?”

这一句话,才是重点。党的暗探犹如疯狗,竟追着陈炯明不放,其心可知。人有千日做贼,岂有千日防贼的?如今的陈炯明,根本就保护不了自己多久,即使仅仅是为了个人以及家庭的安危,他也必须重出抗孙

陈泽派刘申前来,就是要让陈炯明知道,广州还有着许多人是支持他的。天宇科技更是为陈系粤军筹集了一批高质量的军火,以及充足的粮饷。足够粤军发动一次3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战役,并且完全能坚持住一个月。

有了这样的底气,陈炯明这才决定重新出山,率领忠于他的粤军主力。不过这期间的准备功夫还很麻烦,仍旧需要一番举措,所以陈炯明暂时还要留在这里。为此,他不得不暗中加强了护卫,府中顿时营造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气氛。

带着满意的答复,刘申从容的离开了陈府。双方甚至不需要任何协议,不单只是对陈炯明的品格有信心,更是对天宇集团的实力有信心。陈泽根本不在乎谁违反了协议,就如他和姜瑞元的谈判一样,照样是不立字据。

和孙逸仙这样的人签协议,签了也是浪费纸张,还不如凭借着实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来得实在。此次一番收刮,大元帅府又向日本购来了一批军火,想来是要对南沙虎视眈眈了。但还未等孙逸仙展开报复,于广州胡作非为的孙军内部,却发生了一件自乱阵脚的可笑之事。

那就是4月16日沈鸿英在广东花县新街就任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委任的督理广东军务职位。兴兵叛乱,分兵三路进攻广州市,想要夺取广东,为自己的广东王之梦添砖添瓦。在钟泱看来,却不过是狗咬狗,一嘴毛。

沈鸿英,又名阿英、字冠南。生于广东恩平,后因土客械斗,随母迁居雒容镇木良村。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只读私塾二年。后因偷牛被官府通缉,窜往柳城、安、融县、富川、钟山等县山区落草为寇。

年辛亥起云涌,柳州同盟会组织民军队伍,大举招安,沈鸿英邀邻近两股土匪100余人接受招安,途中用计枪决匪首,控制土匪,招安后任民军管带,2年升任督带。

从此一路官运亨通,凭借着一点曲意逢迎的本事和些许治军才能,总算是在1923年1月孙中山联络滇军、桂军讨伐叛变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时候,被大元帅府委任为靖总司令率部入粤。

而后不久,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加之野心勃发,沈鸿英终是不甘寂寞。在吴佩孚的授意支持下,竟想着要当广东的霸主,愈发的不把孙逸仙等党人放在眼中。遂盘踞在肇庆,三水,清远等地,尽起大军,意图与孙逸仙等人一决雌雄。

这背后,固然有北方政府在暗中推动着,毕竟孙逸仙这个人实在是不讨人喜欢。但若要说幕后的黑手,却也与天宇集团有着莫大的关系。

仔细分析局势,就会发现当前的这个局面实在是微妙,颇有值得玩味之处。孙逸仙那渗透到骨子里的野心,只要他一日不死,那便是绝不会熄灭的。北方政府对于这种乱党造反派,向来就是没有好脸色,此次支持沈鸿英,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后世的历史家们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吴佩孚在当时正合奉军僵持对峙,根本不可能无视张作霖率军入关的威胁而出兵帮助沈鸿英夺取广东政权。沈鸿英依旧是发动与许崇智及滇桂军在广州的激战,而且其武器装备之精良,与之前截然不同。

许多人疑为天宇集团的资助,但并无可靠之证据,遂不了了之。然则从大势上来分析,沈鸿英的这次叛乱,的确是为陈系粤军以及南沙新四军迎来了关键的喘息之机。

历史就在这重重迷雾之间,拉开了序幕,这一次小小的叛乱,却以其关键性的影响而被载入史册。党日后诸多的不顺利,以及南方诸省的事实上割据,全都因为沈鸿英的叛乱而起,让史工作者感慨唏嘘。

原本只是一场不入流的小叛乱,却在一股神秘势力的操纵之下,成为了党挥之不去的噩梦。。.。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