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利益至上(2/4)

德国是否能支持其在摩纳哥、法属非洲甚至欧洲的领土扩张。“不列颠之战”的结果让佛朗哥选择了继续观望。

西班牙扼守地中海西入口,其战略位置比葡萄牙更重要。

早在1940年,德国便有一个全面进攻直布罗陀的方案“菲利克斯计划”。该计划原拟在1941年中期进行。要求两支装甲部队沿公路快速穿越西班牙。因为西班牙铁路为宽轨,所以只能走公路。

一旦德军到达直布罗陀,这座坚固的岩石要塞将会遭受地面和空中的双重致命打击。一旦该计划成功。另外两支部队就会进攻摩洛哥。

1941年后德国还有一个与“菲利克斯行动”相似的进攻直布罗陀的计划。但当时德国已进攻俄国,该计划因缺乏兵力和装备无疾而终了。

佛朗哥比德国更清楚直布罗陀的战略位置,纳粹占领直布罗陀的话,将使英国运输船队不得不绕道好望角,从而多花费数周的时间。

他还意识到英国在1940年已无法应付其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的攻击,更无暇顾及小小的直布罗陀。

但是从血腥的内战中磨练出来的佛朗哥比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要老谋深算得多,他认为只要英国没有最终投降。美英这两个盎格鲁-撒克逊帝国就有可能联合作战,并将英伦三岛作为反攻欧洲的跳板,从而打赢这场战争。

没有把佛朗哥拉入自己的阵营实在是希特勒的失算。不管其原因是美国大使从中作梗还是佛朗哥的狡诈。这都是纳粹德国外交和战略上犯的最大错误之一。

1943年盟军在北非登陆后,德国曾经犹豫是否“预防性”占领西班牙,并制订了占领其北部的“吉塞拉计划”,但是希特勒否决了这个念头:“西班牙人是拉丁民族中唯一顽强的人民。他们将会在我们的后方打游击。”

最后德国选择占领法国南部和突尼斯。将那里作为防御核心。

在二战初期,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如果不是西班牙将其中大部分石油转卖给纳粹的话,美国还会提供更多。

1941年后,西班牙向盟国方向靠拢了一些,为从欧洲逃出来的犹太难民提供了一条逃难通道。到1943年,美国和西班牙所担心的德国入侵问题不存在了。

纳粹的威胁消失之后,西班牙的中立倾向更加明显了。

1943年6月,美国大使海斯与佛朗哥会晤。解释了若西班牙真想中立就必须采取三条措施:一。西班牙必须明确公开声明其中立立场;二,政府机关必须像外交部一样采取中立政策。三。从俄国前线召回“蓝色军团”。

佛朗哥表示,他还没有完全放弃参战计划,但已开始转向中立。

西班牙与纳粹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内战期间所欠的债务。包括武器和其他物资在内,西班牙欠德国的钱超过了2.12亿美元。

而且由于西班牙国家银行的330吨黄金储备早在1935年就被苏联顾问盗运到苏联,西班牙无力偿清这笔巨款。而最终,这批黄金全都被华夏联邦的远东军运回首都金陵,作为中国的黄金储备。

除了债务关系外,西班牙的丰富矿藏和贸易资源也是纳粹所需要的。

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三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

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

盟国的封锁阻止了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食品的企图,但是从南美经西班牙运入纳粹手中的工业钻石和白金,这些可以用于化工和电机,而且由于体积较小根本无从拦截。

英国的战后分析指出,在战争早期对德国实行的物资封锁是徒劳的。在那段时期,纳粹依靠抢来的东西过得很舒服,绝没有物资缺乏的问题。只有在1944年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和大型战役才真正削弱了第三帝国的实力。

盟国与西班牙的贸易有三个目的,首先是获得只有西班牙才可提供的一些资源。其次。从西班牙购买物资可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最后,通过与西班牙的贸易可以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

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

盟国与西班牙之间真正的贸易重点也是钨砂,到1941年,德国已经探明了西班牙的全部钨矿,并通过代理商控制了西班牙最大的钨矿,几乎获得了出产的全部钨砂。而英国只得到了32吨。

西班牙的钨矿出口采取自由贸易原则,不像葡萄牙那样实行配额限量体系。由于掌握大量硬通货,这对盟国是一个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