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剑术基础(3/3)

以练剑者最好内外兼修。

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连飞逸才感觉到内功的修炼,是一个期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大成拳的站桩,初涉入时觉得它寂寞,枯燥,乏味,腿酸臂疼。

但真正练下去,他竟然也慢慢开始乐在其中。特别是练到一定时间段内,甘之如饴,不忍放弃。

只要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据说坚持数月以后,功力确有一定的增,使剑术的发力力度有所增强。如果按大师王芗斋老先生讲持桩十年,十年磨一剑,所向披靡也!

不过在梦境世界,只能获得经验,让身体记住这些练习时的感觉,而无法真正强化现实世界的躯体。

不过有着这些经验和感悟,那么在线世界中,身体的进步也是很快的,比去其他的武馆习效率要高得多。

以上六节的内容,主要是练好剑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法要点,希望剑术爱好者灌水、拍砖。

连飞逸站在庭院中,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剑术基本功法,包括击、刺、格、洗,而剑术教习则在他身边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动作。

要知道各类剑法套路种类繁多,但击剑格斗的基本方法为击、刺、格、洗,现讲释如下:

其中击就包括有大量的细节内容,剑术中有直击、崩击、斜击、横击、挑击、撩击、抹击等。

直击,即由上斩下的动作,一般取敌首、胸、腹及手腕等。

崩击,时常和直击连用,即斩下不中时,剑镦抵住手腕,利用腕臂力量将剑崩起而击之,做到剑不空回。

一般攻击敌阴部、腹部及手腕等部位。斜击,一般由上向下掠击,常用来攻击敌迎面骨,脚踝等部位。

横击,剑横向击杀,一般用来击杀敌之胸腹部,及膝关节。

挑击,由下而上的上挑攻击,有时和崩击连用,一般攻击敌阴部、腹部、手腕等部位。

撩击,自后向前以反弓形由下向上撩或由左撩至右方都为正撩,由前向后反弓形撩上为反撩,撩击取敌之部位从下向上依次为,阴部、腹部、咽喉。

撩击即可攻击取敌,又可激去敌器械,有一剑两用的效能。抹击,抹击术多用于挽花,一般取敌部位喉、腹、目。

攻击的目的是破其腹,断其喉,盲其目。抹击全在手腕的转动敏捷有力,一般前半圈有洗、激去敌械,后半圈旋转横划,抹击敌人的功效,防、攻兼备。

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击法也是互有变化组合使用,已达制敌之目的。

2而刺也可以详细分为上刺、中刺、下刺。上刺攻击敌颈、喉、目,中刺攻击敌的胸、腹,下刺攻敌的膝关节和脚踝前部。

那个地方可是布满了身体神经和韧带,一旦被攻击,虽然不会致命,但却可以极大的影响敌人的灵活性,为接下来的杀招创造机会。

而剑术中虽然很少有格挡的技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阻挡敌之兵器不至伤我,注意上格过头时,剑要用平面格挡。

因敌械下压时,我如用立面,也就是刃上下,这样就需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的首部。一般格挡的用力点尽量靠近护手处,剑术中格只是一个过渡,一格之后马上反击,一气呵成,所以格与反击的方法很多,需要详细的进行分述才可。

而洗法也不简单,洗也是先防后攻的一种方法,犹如雨水洗尘自上而下。有时也是激,犹如岸边激浪向上卷起。

在实际应用中和击、刺连用,攻防结合,需要在实战中结合具体情况才能更加真实的讲解。连飞逸现在也只是熟悉这种剑法的发力技巧,而非真正的开始习。

总之,击、刺、格、洗四术不只是单一使用,而是相互组合,正如奇、正之术构成多种兵法,1、2、3、4、5、6、7构成无数乐章一样,奥妙无穷。

剑术击、刺攻击的主要部位

武林常说:“刀走黑,剑走青”,刀走黑,是指用刀之术常常是猛砍勇剁。剑走青者,常用轻巧之力也,剑走一偏,寻机制敌,一剑锁的,击中要害.。经常击、刺的部位,上部是:首、眼、喉、颈;中部是:胸、腹、腰、指、腕;下部是阴膝迎面骨脚踝区域。如图示:

八大要害部位为上部的目、颈、喉;中部的胸、腹、腕;下部的阴、脚踝。

剑术的攻击异常凌厉,连飞逸手中持着木剑,却也能够感觉到一种凌厉的杀意,如果愿意,木剑也并非不可以杀人。

s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