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87. 归顺(2/2)

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

战国以前,国君称为“后”或“王”。

王是至尊的意思,代表上天统治人民,又称为“天子”、“天王”。

春秋之后,诸侯国也开始称王。

到了战国,有的诸侯国甚至称“帝”,但是未成定制。

到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呼,并一直沿袭到清朝的灭亡。

受此影响,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

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国君的称号也不一样,例如:单于(匈奴)昆莫(乌孙)候娄訇勒(高车)可汗(鲜卑、回纥、柔然、突厥、契丹、蒙古)赞普(吐蕃)宰相宰相是国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长官,历代叫法不一,只是一个通称。

参看宰相。

中央各部门长官,从西周开始,政府部门开始分化。

西周分为六个部门,各设长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

到了秦朝统一后,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所谓的“九卿”。

九卿包括: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历法、医疗)、郎中令(宫廷守卫、议论)、卫尉(掌管宫门警卫、朝贡)、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