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03章 有他祖父一半的能力就行(1/2)

随着满族的成立,吉林行省也正式成立,同时将辽东从山东独立出来,两片区域不再连为一体。

但朱翊镠暂时还没下旨将辽东改为辽宁,毕竟吉林行省刚刚宣布成立,与辽东的关系尚不明朗。

“辽东”对边外的族人还有相当的震撼作用,故而暂时保留这个称号。

第一任吉林行省王承勋。

对,又是一个姓王的。

南京眼下还是留都,南京守备的职位其实也不低,与南京司礼监掌印的田义一样,都是职位高的人。

如果放在之前,从南京守备调到吉林行省巡抚,没几个人愿意。

但现在不一样。

南京留都马上就要裁撤了,职位再高也没用,吉林行省巡抚比起南京守备自然是香饽饽的。

而吉林总兵官暂由张学颜兼任,这是朱翊镠的意思,奴儿干都司的控制范围本就包括吉林行省。

眼下,张学颜虽然位高权重,管理的区域面积也是足够的大,但其实真正管理的人并不多。

之所以再次想到用张学颜,是因为朱翊镠还有一个想法。

准备成立一个东北军区。届时军区总司令就由张学颜担任。

这就等于是暂时将原来女真各部的兵力全部交给了张学颜。

毫无疑问,张学颜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他一人身兼多职。

他是内阁成员,又是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如今又是吉林总兵官,将来还是东北军区总司令。

每一个职位都拥有很高的权力。

吉林行省是宣布成立了,可吉林巡抚王承勋却不见人影。

这可把好朋友田义急坏了。

想着王承勋这个家伙,考察不知道考察哪儿去了,没有音讯。

皇上都已经从奴儿干都司回来好几天了,按理说去时微服私访,风平浪静没几个人知道,可回来时孙守廉两千大军护送,理应都知道了呀。

既然知道了,那王承勋这个家伙就该马上回来才对。

这都已经过去好几天,不知这个家伙死哪儿去了?

“万岁爷,王承勋该不会考察时遇到什么麻烦吧?要不要派人去找?”田义心里着急,不得不请示朱翊镠。

“能有什么麻烦?”朱翊镠看似漫不经心地反问道。

“按理说,他这时候该回来了呀!”田义费解地道。

“没有去接朕,倘若也没有考察出什么名堂来,或没有什么可行性建议,想必这时候他也不好意思回来吧?”

朱翊镠慢悠悠地说道。

田义不再吱声,当日怎么就鬼迷心窍觉得考察比接皇上更重要呢?

记得当时王承勋这样说,他可是跟着附和了一句啊!现在回头想起来,觉得是不是十分荒唐?

朱翊镠倒是不担心一个大活人会出什么事儿?倘若这点能力都没有,那如何做好这个吉林巡抚?

即便遇到了什么麻烦,也该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

这时候派人去找或许反而不妙,因为还不知道王承勋是以何种身份去考察的呢,万一隐瞒自己的身份呢?

派人去找,不是将他暴露出去吗?

所以,还是让他自己去折腾吧?年轻人就得多折腾才行。

而朱翊镠在想,东北三省,如今两省有了模型,还差一个黑龙江。

黑龙江那片土地上有女真族人,也有蒙古族人,女真族人已经被整合成满族人了,接下来就该与蒙古族各部落好好谈谈,时间还是很紧啊!

最多只有半年时间。

在这半年时间里,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辽东改革,将吉林行省纳入正轨。

总之任重道远。

辽东有王象乾与李成梁,女真族人的威胁又解除了,问题应该不大。

吉林行省虽有张学颜与王承勋,但还是未知之数,尤其是王承勋,朱翊镠还不是特别了解。

想着王王承勋要是有他祖父一半的本领,也足以治理好吉林行省了。

想当初他祖父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观塞外,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经略四方之志。

后来步入仕途,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平定江西,附近的人都惊呼他祖父为神。

王守仁能文能武,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再后来又有平叛之功,为朝廷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当着田义的面,朱翊镠不禁感慨地道:“倘若王承勋有他祖父一半的能力,关于吉林行省的将来,朕便可高枕无忧啊,不怕治理不好。”

“万岁爷,都说王承勋他祖父近乎于神,到底有多厉害呢?”田义好奇地问。

“不是近乎于神,本来就是神啊。”朱翊镠纠正道,“他祖父太厉害了,不夸张地说,前后四百年无人能及,称赞他祖父是大圣人毫不为过。”

“那王承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