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1/2)

学校走廊上,洒满六月柔和的阳光,有一个高个子、略显男孩子气的女同学对我说:“见城同学,披头士要来日本,你会去东京听他们的演唱会吗?”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像播放电影般影像鲜明地在我脑海里重现。

那女孩略带栗色的短发,随着由窗外吹进来的微风飘动,又黑又大的双眸明亮动人。灰色制服裙子下延伸出她修长而白皙的双腿,令人目眩神迷。

我们学校环山面海,阳光灿烂,宛如青春的舞台,她的举手投足都让我感到欢喜,不过有时候,我也因为她而感到绝望放声痛哭。

后来她也注意到我,我们四目交会的瞬间,世界好像突然结冻。然后她倏地移开视线,转身挤进黑压压的人群中。我本来想呼唤她的名字,却没能喊出声来。尽管十五年匆匆已过,当初分手时的痛苦仍记忆犹新,于是我就这么呆立在原地。不一会儿,台上的浜田开始唱起《19岁的模样》这首歌。

“那个女孩现在还留着长发吗我啊已经系上领带我似乎已经不是昨日的我……”我在东京“系上领带”成为月刊杂志的总编辑。她则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留着长发”。

在演唱会场里和我四目交会时,她眼中映照出的我,究竟是什么模样?在她眼里,我是否仍拥有“往日的光辉灿烂”呢?

评论:

披头士迷和十九岁的模样这两章,主要讲述了作者高中时代的单相思到大学的修成正果,直到最后毕业之前撕心裂肺的分手。可以说这简直是一部青春校园剧,少年苦苦暗恋的女孩终于成为了搂在身旁的女友,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走向陌路,这不正是青春校园剧里的少男少女之间常见的剧情吗?

虽然这个故事有些让人失望,但如果它是真实的依旧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当自己的另一半与自己的梦想、规划和目标都出现分歧时,我们虽然无奈于种种不可抗力,但我们只能选择结束,因为知道这便是“缘分已尽”。

当然,不变的自然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少年时期因为一个人便被影响了情绪,因为她苦闷,因为她欢喜,因为她感到绝望放声痛哭,也因为她的一句话便开始做重量训练,“我啊,还是比较喜欢勇猛的男人。”这句话过去多年仍在作者的耳畔萦绕着,他默默地给自己设定了遥不可及的目标,想要变成她憧憬的模样。

多年之后,当初的少年系上了领带,已经可以举起一百一十公斤的杠铃,但身边再也没有了女孩的身影,她还留着长发,少年和她之间却隔了整整十五年。当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成为你憧憬的另一半的时候,你却不见了。

虽然故事的剧情俗套,但依然不妨碍它感染读者,我也正值十九岁,我的“往日的光辉灿烂”又在哪里呢?

时间:4月27日,地点:宿舍,内容:《编辑这种病》128-137页

笔记:

但我就是依仗着小聪明(笑)。不懂得小聪明当不成编辑。编辑的能耐就是触发创作者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才华或情,以及各种内心的纠葛诉诸成文字。即使他们有心理创伤,也要叫他们写出来。

我们编辑做的是诡异的行当,亦即将人的精神活动转化为商品。正因为如此,若不能为此赌上全部生命,并将这种热情化为语言,传达到创作者的心里,便是不称职的编辑。我们长期背负着这样的压力,确实感到心神俱疲。

早已下定决心要当日本第一的冒牌货,发誓要与几百个真价实的创作者为对象,争取作为一个冒牌货的光荣。尽管我对自己的卑劣和小聪明深感厌恶,为此咬牙切齿,但是对身为编辑的我而言,这种工作很有意思。

艺术家常拥有一颗“饥渴的心灵”,渴望被人温柔地赞美,或期待有人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疯狂,而我的言语总能精准地触动他们的心弦,才能造就这么多动人的书吧。

若不能这样全面型塑出这本书的形象,就没办法创造出符合自己想法的书。这就像打高尔夫球和棒球一样,能在脑海中出好球的画面,才能以最佳击球点快速击出好球。编书的情况亦然。从装帧到书腰、文案以及如何在杂志上宣传,全都有个轮廓出来的时候,一本书的制作才真正展开,也才有会热销。

评论:

书籍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广告宣传方式。书籍广告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报刊、广播、电视、录像、海报、幻灯、路牌广告等。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各国出版发行部门越来越认识到书籍广告的重要性。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出版社,图书广告费都占很大的比例。许多国家的出版发行部门还利用广播、电视、录像等视听广告宣传书籍。西欧、日本的一些大型书店,还在店堂里连续播放由出版社提供的新书录像广告,吸引众多的读者。

在书籍出版前,由出版发行部门向读者预告出版消息称为新书预告,征求订数,又称超前宣传。如中国的《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等书目报,附有征订单,供各地书店或读者预订新书。美国、英国、联邦德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