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正的世外桃源!(上)(2/3)

李世民有些不以为然,然而老人家却是摇头:

“王公子说过,要不了多久,岭南的商业就会起来。”

“我们蓝田县所有百姓,都相信王公子的话,不会有错的。”

说着,他眼中还露出一种莫名的光芒,看着李世民居然有些嫉妒了。

这个狗大户,是真的得民心呀!

还是算了。

“话说这条路,王公子是什么材料修筑的?”

李世民散开杂乱的思绪,走了上前,缓缓蹲下,手掌摊开,按在地上,居然感受不到明显的凹凸!

这是真的平整呀!

确认完之后,李世民更加的震撼了,心脏“扑通”直跳。

这到底是什么神仙材料!?

为何他这个做皇帝重来都没有见过?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王公子好像把它叫做混凝土。”

“工坊就在附近,不过已经停了。”

老人家如实回答。

“混凝土?还有工坊,莫非这种材料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李世民皱眉,他可以有十足的把握确认,大唐绝对没有这种材料。

而这也代表着,这是那个狗大户亲自发明出来的新型材料,而且还能够批量生产。

想到这里,李世民更加激动,感觉自己的脸色都在因为兴奋而发红。

如果能把这种混凝土推广到整个大唐,重塑大唐的交通系统,那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绝对会是惊天之变,远比现在要辉煌呀!

四海之内,都是快速抵挡。

“老人家,这条路现在已经修多久了?”

李世民询问,双眼放光,双手都在因为激动而颤抖。

谁能想到,他只是进来扫个地,居然就发现王公子这样一个大秘密。

早知道会这样,他就应该带个小本本来,好好记录这一切了。

这个狗大户藏着捏着的好东西,是真的多呀!

“大概有八十多里了,它已经修了两个多月,平泽县,还有周围乡镇都已经连通起来了。”

“那天王公子从长安城回来,很是高兴地和我们喝了一宿的酒水。”

“说是他看到了李世民的背影,看到诸多异族朝拜我大唐圣天子的宏伟景象,而且还说大唐的盛世很快就要来临,然后就决定出钱修这条路了。”

老人家很是热心,什么都肯回答,眼中露出回忆,接着道:

“不过这用混凝土做的道路,只有这十里。”

“虽然这混泥土平整无比,而是铺设方便,但王公子后来发现,秃马(没来得及鞴马鞍的马)如果跑在混凝土上,蹄子会磨损得非常之快。”

“所以后面的七十里都是厚土沙子夯实的土路,公子还为了防止扬尘,特地从长安城里运来细沙铺下。”

“混凝土的工坊也停了下来。”

王公子居然懂得怎么多的?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再次被震撼到了。

两个月前,正是四夷朝拜进行的时候,李承乾昏死在青楼的日子,而王公子居然恰好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除了差点被发现身份的紧张外,居然还有一丝丝窃喜。

自己最威风的时候,果然还是被王公子给看到了。

真是爽呀!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心中已经塞满了成就感。

这种成绩感,是那些朝中大臣如何去恭维,如何去奉承,都无法给予李世民的。

因为它只能来自王远,来自这位当世神人!

在李世民心中,别人哪怕说一万句,就算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说出来,也没有王公子一句夸奖之语的分量要重。

大唐的盛世,很快就要降临!

这是王公子对他的认可和赞许!

“的确,大唐的盛世会彻底开启!”

李世民的目光很是炽热,决定在回去之后,一定要大力推广鞍铁,让长孙无忌立刻扩张工坊!

这种名为混泥土的绝世材料一定要好好推广,把道路铺在大唐的每一个角落,绝对不能因为没有鞍铁而荒废了。

现在的大唐虽然有先进的冶铁急速,尤其是长孙无忌所在的长孙世家,冶炼工坊更是兴盛无比,可产量依旧上不去,有着极限。

现在大唐每年虽然生产铸铁无数,可绝大多都是用来炼制铁农具和兵器,虽然也有炼制鞍铁,但基本只安装在战马身上,用于战争。

不过李世民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全国省吃俭用,为了混凝土道路的蔓延,也要把鞍铁给推广起来。

反正等到吐蕃灭亡之后,除了那个眼中钉,肉中刺高句丽外,大唐也没有其他大的敌人了。

正好可以借机休养生息,搞搞基础建设。

就这样,在王远的不知不觉间,他又改变了历史,让鞍铁的广泛推广又往前提前了数十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