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少年如玉 第四十六回 秦家之秘(1/2)

秦慕风汗水滴滴答答的落下,衣衫与身体黏在一起,整个人就像刚从水中捞上来,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白天在剡坑内本就消耗甚巨,再经此番切磋,疲乏程度可想而知。

“唔,爷爷的‘霜江孤影’既被风儿所破,”秦朗清收起心思,道,“那便是风儿胜了——不过,经过适才两番交手,风儿你虽然有些天赋,但毕竟初出茅庐,不足之处也就尤其明显,日后闯荡江湖必然遭不利。”

“哦?”秦慕风疑道。

“弊端其一:毫无技巧,一出手便招招豁尽全力,虽可占得先机,甚至出奇制敌,打个人措手不及,这种打法,便是遇上功力、经验同你不相上下的,要么是个憨人,与你硬碰硬,那是你的造化,但心思灵敏的,必然选择与你拖延,时间一久你必然力乏神疲,破绽百出,反倒留给对手数不尽的可乘之机,所以风儿你的打法只是一鼓作气。”

乍闻“毫无技巧”一词,秦慕风尚有不甘:这套棍法乃白猿所授,与武林中棍法门道截然迥异,再配合白猿的步法,天下又有几人见识?而后又经蒋玄钻研指点加以改进,自认技法“天下无双”;及至听闻后语,方知是在打法上技巧简单得毫无技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江湖中凡是稍有些经验者对决,必是先探对方虚实,或卖破绽或只防不攻,以探对手速度与力量,探得虚实方才判断敌我双方之优劣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以这打法若遇到稍有些实力与经验的对手,不过是送命之举!你若虚实结合,以虚招诱敌,实招攻敌,气与力将大有延续,而适才不问虚实的一阵猛攻,真正有效的攻击又有几处?快,并非只求快,更要求准。准心在,根本不用那么吃力,只一招便可制敌!”

“弊端其二:易于心焦,对阵之时,招式被格被挡被避是常有之事,适才那套棍法乍一使出,那个眼花缭乱,爷爷是吃了一个大惊,而再反观你自己,三招两式被挡,却自己先心急起来,此举无异于将主动权拱手送人。”

“心焦……”秦慕风喃喃着,细细回想适才切磋之时的情景,一招一式,又渐渐在脑海中浮现:如浪潮般的棍影向秦朗清涌去,本是云淡风轻的秦朗清行动忽而缓滞,忙乱中应付着挡了几棍,确然是自己接连数招被格,心下一动,攻势更急,可招式之间却无章法,露出破绽,是以一鼓作气的英勇未得。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一旁的蒋玄出声道,“虽是兵法所云,实则通用于行走江湖,甚至如对弈等消遣逗趣乃至为人处世皆可通,一通则百通,这八个字是个大道理。”

“蒋居士所言不错,凡是人与人的争斗,无一不是攻心为上。南月兄当年与华山护法在悬崖绝壁间切磋四天三夜方得险胜,靠的正是他的泰然自若,又身属休门之效。”

“秦兄谬赞了。”张南月微微一笑,“唔,既然提到老夫,那老夫也多说几句,你现下所依的乃是以死求胜之心,抱着这一股信念踏入江湖,必然危机重重,险象环生——却正是嵊县这山水养出的‘强盗’风骨,可若长此以往,免不了心生恶念,届时积重难返,天堑难入吉门啊!”

“前辈说的是。”秦慕风拱手思忖着。

“以老夫拙见,你日后修习尚需增加一门课程,便是读书。”张南月道,“化境并非习武之人的专属,似孔孟老庄等,手无缚鸡之力,传言他们并未经历天堑境这一门槛,堪堪直升化境!”

“是!”秦慕风大悟。

“南月兄言之有理,是了,还有爷爷先前所说,你施展冰壶秋月诀时乃以气驭冰,内力消耗极大,”秦朗清絮叨起来,“尚有一法你需谨记,便是以心驭冰,此法爷爷在登入天堑境之时方才掌握,盖因与天地相合之故,而风儿你先前以气化形,相信你只要修心便可达到。”

“可适才所谓以气化形,我并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好像就是突然一个分神……”

“自是你的天机!”

“天机……烦!”秦慕风一时如猫爪挠心,双手软得连拳头都攥不起来,一番挣扎后,压制住心底的焦躁,张南月看着秦慕风对“天机”二字渐欲疯狂,忙转口风,“修心说来不难,却也不易,便是读书即可。”

“我们秦家之祖也是书生出身,”秦朗清终于说到赌约,“天宝年间,先祖秦系字公绪,避地剡川,作丽句亭,自谓‘家于剡山,向盈一纪’,常与刘长卿、韦应物以诗赠答,后因家事获谤,抛弃妻子离剡,也因此事,秦家后人对这位先祖讳莫如深,乃至族谱中也未提及,但秦系的诗文成就纵是王十朋也要赞其‘攻破五言城’。”

“读书修心,化解骨子里的这股悍气,而血脉中的这一丝书香之气,想来,读书对你也不会太难。”秦朗清心下不希望秦慕风与普通江湖浪子一般,做事全凭眼界,争雄只论拳脚,“是!”秦慕风答的飞快,此前在谢迁家中学了不少诗书之礼,对于读书本也没什么抵触,此刻再一结合堂弟秦良那摇头晃脑的样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喜好诗书正是先祖遗风。

“天道门背后有一个掌控着武林兴衰的‘夜罗刹’,而先祖秦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